大蒜后期的种植管理技巧,做得好可增收不少

当下时间已经进入到5月上旬,再有不久我们就将迎来高温多雨的夏季。从物候农事上来说,这时也是一些农民朋友比较繁忙的时候,比如说咱们蒜区种植大蒜的广大蒜农。 对于大蒜来说,每年的5月中上旬是秋种大蒜蒜薹成熟与采收的好时节,在蒜薹采收获后,大蒜接着将进入到地下鳞茎(蒜头)快速膨大、产量快速形成的关键期(蒜头的大小、产重、饱实度、口感品质等都是在此阶段形成),在此时咱们广大蒜农又要忙着追施水肥、保护叶片、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以此确保6月上中旬时蒜地中的大蒜能有一个较好的产量和品质,而5-6月份这阶段蒜地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后期大蒜种植收益的高低。

但在大蒜实际种植管理过程中,一些蒜农朋友地中的大蒜前期苗情长势虽然比较好,但是在蒜薹采收和蒜头收获的产量品质上却没有别人家的收益好,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在从大蒜抽薹到蒜头采收这段时间的田间管理上——大蒜后期管理的好、管理的巧,每亩能让咱们蒜农的最终种植收入多不少!

当下正值大蒜蒜薹逐步成熟与采收的旺盛期,再有一个月大蒜的蒜头也将达到成熟采收的标准,为了帮助咱们广大蒜农提高蒜薹、蒜头采收的最终产量和品质,今天农技小背篓就从大蒜收薹说起,给咱们广大蒜农讲一讲大蒜后期的种植管理技巧。

一、大蒜收薹期前后的管理技巧

1、大蒜抽薹期的大肥勤水齐攻,既能保持旺盛长势又能增加产量

大蒜的抽薹期和地下鳞茎膨大期是大蒜生育期内的两个需水、需肥的高峰期,这两个时间段应当保持水肥供应充足。从大蒜抽薹期水肥管理上来说,在蒜薹开始抽薹现“尾”后要按照“勤水、大肥”、“水肥齐攻”的方法进行强化水肥管理,以此确保大蒜的蒜薹与地下鳞茎生长发育时养分供应充足,且始终保持旺盛生长的势头。

在大蒜抽薹期的水分管理上,建议根据天气情况和大蒜长势每隔5-7天浇小水1次,确保整个抽薹期田间土壤始终湿润,但要注意在采收蒜薹前3-5天应当停止浇水,同时要通过划锄松土的方式来促进土壤中水分的散发,从而降低大蒜体内的水分含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既能使蒜薹生长优良、产量品质较高,也能使大蒜在采收蒜薹时稍微失水萎焉,以此使蒜薹包口略松一点便于采收,从而避免蒜薹采收时发生薹难收、薹易断的问题,再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促进蒜薹内有机养分的积累沉淀,进而达到提高蒜薹产量与品质的目的。 在大蒜抽薹期的养分管理上,建议在每隔10-15天追肥1次,追肥以氮肥和钾肥为主,可以按照每亩高氮高钾钾复合肥(或硫酸钾型复合肥)20-25公斤或每亩追施10公斤氮肥+6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肥料可以结合浇水随水冲施入田;同时每隔7-10天喷施1次0.3%的磷酸二氢钾以及氨基酸类功能叶面肥,以此在确保营养供应充足的基础上促使蒜薹粗壮生长、地下鳞茎膨大顺利发育。具体施肥量大家应当根据自己大蒜的长势、土壤肥力高低等实际因素进行灵活增减。

2、蒜薹成熟后适时采收很重要

蒜薹采收时机是否恰当合理,不仅直接决定着蒜薹采收后的产量与品质,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地下蒜头(大蒜的地下鳞茎)的膨大质量和蒜头采收时的产量。如果蒜薹如果采收过早,蒜薹未完全长成且蒜薹发育不充分,既容易降低蒜薹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蒜薹采收后也会因为太过幼嫩而容易过量脱水失重或不耐储藏的问题;如果蒜薹采收过晚,一方面容易造成蒜薹因为纤维老化而降低口感品质,另一方面容易导致蒜薹在采收后过度老化,再一方面蒜薹过晚采收还会减少大蒜株体内养分向地下蒜薹的输送量,进而抑制蒜头的膨大和充实,从而造成蒜头减产。

那么,蒜薹什么时间采收最为合适呢?一般情况下,当蒜薹近叶鞘部分变为浅黄色(俗称甩黄)、蒜薹下半部分(总苞下部)开始变白(俗称白苞)、蒜薹顶部开始打弯呈“钩”状时(俗称甩薹),此时就是蒜薹的最佳采收期。

3、蒜薹采收要注意技巧方法

蒜薹在成熟采收时,为了保证蒜薹采收的品质,同时也为了促进地下鳞茎的快速膨大充实,采收蒜薹时应当注意一定的收薹技巧方法。

①在采收蒜薹时,应当尽量选择晴天中午以后温度较高、水分蒸发量较大时(午后采收)进行,此时蒜薹既容易采收下来,采薹时也不容易发生折断现象。

②在采收蒜薹时,应当注意把蒜薹采收彻底,即使折断的蒜薹也要通过割开假茎的方法将其采收下来,以防造成断薹二次生长而影响到地下蒜头的膨大发育。

③在采收蒜薹时,应当注意保护好蒜薹的叶片,既不可伤及旗叶,更不可在采收蒜薹时把蒜薹下面的叶片一起采收下来,否则使大蒜因为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叶片数量与面积减少而抑制地下蒜头的膨大发育,同时,采收蒜薹损伤叶片越多,也就越容易导致大蒜发生早衰而造成蒜头减产。

二、大蒜抽薹后到蒜头采收期的管理技巧

大蒜在抽薹后,因为植株顶部优势已经去除,所以株体内合成与积累养分都开始集中向地下的鳞茎部位输送,此时将进入大蒜地下鳞茎快速膨大、产量快速形成的关键期,蒜头的大部分产量都是在此阶段形成的,可以说大蒜采收完蒜薹到大蒜收获前这段时间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大蒜地下蒜头的产量与品质高低。

那么,为了实现让大蒜最大程度的实现高产,咱们蒜农在蒜薹采收完后应当重点做好哪几方面的管理呢?每项管理措施具体又该怎么去做呢?大家不妨接着往下看,农技小背篓下面就给大家做具体的介绍。

1、及时追施肥水促进蒜头又快又好的膨大 在咱们蒜农采收蒜薹后的7-8天时,大蒜的地下鳞茎(蒜头)就将进入到急剧膨大发育的旺盛期,此时应当立即开始追肥浇水为蒜头膨大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为了达到以水调肥、促进吸收的效果,建议大家把大蒜的追肥与浇水管理结合起来进行。

在蒜头膨大期的浇水管理上,咱们蒜农应当确保蒜薹采收完到蒜头采收前的整个蒜头膨大期土壤始终湿润,浇水应当从蒜薹收完立即开始,膨蒜期的土壤持水量应当始终稳定在70-80%左右;在蒜头膨大期浇水时,应当按照地面见干见湿的原则,并结合天气降水情况、温度情况、土壤地质以及大蒜长势情况,每隔4-10天左右浇水1次,如果气温高、水分蒸发量大、长势较弱以及容易漏水的沙土田,建议每隔4-7天浇水1次,如果阴雨天气多、水分蒸发量相对较少、大蒜长势较好以及保水性较强的黏性土壤,建议每隔7-10天浇水1次,一般情况下,大蒜地下蒜头膨大期内需要连续浇水2-3次左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大蒜进入到采收前的5天左右时,应当及时的停止浇水,以此来促进大蒜地上茎叶合成的养分集中且快速的向蒜头部位回流转移与积累,以此来增加蒜头重量、促进蒜头老熟以及达到提高蒜头产量、改善蒜头品质的目的,如果收蒜前浇水过多,既容易导致大蒜发生烂蒜头或蒜头散瓣等问题,也容易造成采收后的蒜头在储藏期间发生腐烂。除此之外,在选好收蒜时间后,应当在收蒜前提前浇透墒水,好方便于咱们蒜农轻松起蒜。

在蒜头膨大期的施肥管理上,在采收完蒜薹后应当立即追施肥料,一方面为了预防大蒜抽薹后发生早衰,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蒜头更好的膨大发育,肥料追施的类型应当以氮肥和钾肥为主,氮肥主要是为了延长叶片的寿命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能力,钾肥主要为了促进蒜头的膨大充实。一般情况下,建议咱们蒜农在收获蒜薹后每隔10-15天追施1次,每次可以按照每亩硫酸钾型复合肥20-25公斤或10公斤左右的尿素+6公斤左右的磷酸二铵+15公斤左右的硫酸钾,每次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促进大蒜吸收,也可以在每次浇水时随水冲施入6-8公斤的高氮低磷高钾的大量元素水溶肥。

2、重点保护好制造养分的绿色功能叶片,预防大蒜早衰而减产

大蒜在生长到中后期时,此时大蒜地下的根系会逐步的老化变衰、水肥吸收能力也会逐步变差,而地下蒜头膨大发育有需要足量的养分供应与积累,此时大蒜地上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的绿色叶片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大蒜地下蒜头的膨大发育和产量形成所需的干物质也大部分由叶片光合作用所合成;除此之外,大蒜通过光合作用植株有机养分、干物质的能力强弱与合成量多少又取决于大蒜植株上绿色功能叶片的多少。因此,在大蒜地下蒜头膨大期到采收前,地上绿叶的数量越多、寿命期越长,大蒜制造养分的光合作用能力就越强,所合成的同样养分就越多,后期大蒜就越不容易发生早衰、越能够实现高产优质。

那么,在蒜头膨大期咱们蒜农该通过哪些措施来保护大蒜的绿色功能叶片呢?

①避免叶片损伤或大蒜倒伏。上面已经说过,在采收蒜薹时要注意保护好叶片,避免造成大蒜叶片的损失或折断,同时在收蒜薹时也要注意避免造成大蒜倒伏,否则会影响大蒜叶片采光或造成蒜叶腐烂而削弱制造养分的光合作用能力。注意:大蒜采收蒜薹时损伤的绿叶越多,大蒜地下蒜头的后期产量就会越低。

②及时喷施叶面肥补充养分。为了延长大蒜叶片的寿命、增强大蒜只要养分的光合作用能力,可以咱们蒜农在此阶段用0.5%的尿素水+0.3%的磷酸二氢钾搭配芸苔素内酯、氨基酸、甲壳素、核苷酸等功能性叶面肥连续喷施大蒜叶片2-3次,每隔7-10天喷施1次,借助为大蒜喷施叶面肥补充养分的方法,来维持大蒜的正常长势、延长叶片的寿命期和光合作用期,同时还可以起到健壮大蒜植株、养护叶片、预防早衰与倒伏的目的。

③注意预防叶片病害。大蒜在蒜头膨大期时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再加上采收蒜薹时容易造成叶片发生伤口,非常容易滋生高湿性叶部病害。为此,建议咱们广大蒜农在蒜薹采收前后时及时喷打广谱性杀菌药物,以此来保护叶片、预防大蒜发生叶部病害。

3、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一步促进蒜头膨大、提升品质

对于蒜头膨大不良的地块,为了保证蒜头的产量和品质,咱们蒜农也可以合理使用一些具有增产提质效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比如说氯化胆碱。

氯化胆碱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种,既可以为作物补充氮、钾营养元素,同时也具有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叶片光合作用、促进地下块茎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在大蒜的地下鳞茎膨大期时,按照每亩15-20毫升60%氯化胆碱水剂兑水50-60斤的用量喷施大蒜的叶片,以此来增强大蒜根系的水肥吸收能力、增强大蒜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促进地上茎叶合成的有机养分更多的向地下蒜头回流输送,从而使大蒜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

4、及时除草减少养分无效消耗,清渠排水预防大蒜积涝

上面已经说过,大蒜在生长到后期时,根系会逐步的老化、水肥吸收能力会逐步的变差,而此时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出现田间杂草疯长的情况。如果蒜地中的杂草长势过旺或过多,生命力顽强且水肥能力吸收能力强劲的杂草势必会与正逐步势弱的大蒜争夺水肥养分、空间与光照,这样就容易造成大蒜营养不良、生长环境较差而出现蒜头长不大、蒜瓣不饱实易散瓣等减产降质的问题。为了最大化的提高大蒜蒜头的产量品质,建议咱们蒜农在大蒜抽薹后全田除草1次,但是在进行蒜地除草时应当注意:此时不可再喷打除草剂进行除草,以防造成大蒜叶片发生药害而干尖黄叶,否则会大幅削弱大蒜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严重抑制蒜头膨大,所以,在蒜地收薹后除草,应当改喷打除草剂为人工全田拔草或行间划锄除草的方法比较稳妥。

除田间除草管理外,在蒜头膨大期时咱们咱们蒜农还应当特别注意以下蒜地的清沟排水管理工作,因为此时大部分蒜地的排水沟渠基本堵塞且已经失去了原有排水功能,而此时降雨多且降水量大,如果不注意清理沟渠加强排水管理,很容易出现集中降雨后田间长时间积水积涝的情况,这样既容易导致大蒜根系缺氧窒息或烂根、烂蒜头,而且还容易因为田间湿度过大而诱发多种病虫害。这一点大部分蒜农都不注意管理,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大蒜减产。

5、蒜地病虫害防治管理不能有松懈

在大蒜生长到中后期时,此时气温高、降水多、湿度大,非常容易发生导致大蒜减产的各类病虫害,比如说紫斑病、叶枯病、叶斑病、锈病、花叶病、疫病、软腐病、病毒病、灰霉病、蓟马、根蛆等病虫害,大蒜后期尤其要重点防治蒜蛆危害。因此,建议咱们果农此时仍然要加强大蒜上各类病虫害的防治,根据蒜地病害或虫害发生的类型,在病虫害发生初期或早期时选择针对性药物进行喷施防治,常用的杀菌药物和杀虫药物主要有:杀毒矾、代森锰锌、百菌清、嘧菌酯、氢氧化铜、三唑酮、甲霜灵•锰锌、甲基托布津、扑海因、异菌脲、咪鲜胺、病毒吗啉胍、宁南霉素、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氯溴异氰尿酸、辛硫磷、敌百虫、吡虫啉等药物。

咱们蒜农在大蒜后期防治病虫害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四点:①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类型选择2-3种针对性的防治药物交替使用,根据病虫害防治效果连续进行2-3次,每隔7-10天喷施1次;②在大蒜后期用药时,要注意适量降低药物用量和浓度喷施使用,以防造成药物残留;③对于病虫害情况较重的蒜地,为了提高药物防治效果,在喷打药物时可以少量田间一些助药剂,以此来提高药物在蒜叶蜡质层上的粘着量和被吸收量;④不论使用何种药物,在大蒜采收前7-10天应当立即停止用药。

6、蒜头成熟后适时且及时的采收

从大蒜产量与品质上来说,蒜头成熟后应当及时采收,如果蒜头采收过早,蒜头未发育成熟比较幼嫩且蒜头含水量较高,采收后容易造成减产且不耐储运,如果蒜头采收过晚,收蒜时容易导致蒜头散瓣而降低大蒜的商品性,同时大蒜成熟后如果发生降雨还容易导致土壤中的蒜头因积水而发生腐烂。

一般情况下,当大蒜植株上部叶片灰绿、中部叶片变黄、下部叶片黄枯且假茎变松软后,或者当大蒜收薹后25天左右、大部分叶片黄枯、蒜株变柔软容易压倒但有韧性不易折断后,此时便是大蒜地下蒜头成熟的最佳采收期,此时采收蒜头产量最高、品质最好。

在采收大蒜的蒜头时需要注意的是:①大蒜采收时前5天左右时应当立即停止浇水;②大蒜采收与运输时应当注意避免造成蒜头损伤;③大蒜采收后应当及时放在通风处进行晾晒散湿;④凡是经过雨水浸泡的蒜头不可做次年的蒜种使用。

试点

桂ICP备1600473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