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到底需要不要掰叉?

近期有农民朋友询问一个有关玉米是否需要掰叉的问题,而且“玉米到底需要不要掰叉”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议状态。支持玉米掰叉的一方说,玉米叉子会消耗玉米株体的养分,容易造成玉米主茎生长不良、苞穗长不大、籽粒干瘪甚至秃尖的减产问题,所以玉米需要掰叉;而反对玉米掰叉的一方说,玉米株上的叉子可以增加叶片制造养分的光合作用面积为玉米生长发育提供更多的有机养分,叉子还能遮挡地面来减少地面水分的蒸发,同时叉子在后期会自然枯死,所以玉米不掰叉更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其实,单从回答玉米掰不掰叉的这个问题上来说,农技小背篓心里也是比较忐忑的,因为玉米掰不掰叉这个问题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如果遇到意见不一致的读者肯定会和我争论一番的。但是,既然有农民朋友问,那么,农技小背篓即使冒着被怼的风险也要说说自己的整体看法,具体到底掰与不掰这个问题,只能说大家在看完之后自行决定吧!

关于玉米是否需要掰叉这个问题,农技小背篓的总体意见是:正常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去费心、费力、费时间的去掰玉米株上的叉子,因为玉米少量长叉和叉子比较弱对玉米后期的总产量影响不大,掰叉增加的那点玉米产量收益没有掰叉花费所花费的时间与人工投入成本大;但是,如果玉米种植的面积比较小,而且玉米苗期长得叉子又非常多、非常大,正好咱们农民朋友又有较为充足的时间,那么大家就完全可以选个不是天气太热的时间段到玉米地里来回走上那么几趟,把玉米株上长得多且长得大的叉子掰一掰,因为玉米叉子要是长到又多又粗壮,尤其是那些长到几乎和主茎差不多大的玉米杈,还是会造成玉米在后期出现一定幅度减产的。

一、 让农民纠结该不该掰的玉米叉,在什么时期最容易集中出现?哪些原因容易诱发玉米长叉?

1、玉米最容易长叉子的时间

玉米属于禾本科作物,而禾本作物具有较强的叶腋分蘖能力,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除了玉米株最顶部的5-8个叶腋处不长叉外,玉米株中下部的各个叶腋都存在长出叉子的可能性,至于早长还是晚长、长多还是长少就要看咱们农民管理的水平和自然气候条件如何了。

相对来说,玉米最容易长叉的时期是在玉米的喇叭口期,最容易长叉子的部位是玉米株的根基部,因为此时期是玉米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关键期,这个时期玉米对水分、养分的吸收量和需求量都非常大,同时此时玉米株与玉米株之间和玉米单株体内的养分竞争性不强,再加上此时天气降水多、咱们农民一般需要追肥,所以会导致玉米株在大肥大水、生长空间充足的情况下出现长叉的现象,尤其是那些使用氮肥过量(如尿素等)的地块或者种植密度比较小的地块或者是喇叭口气频繁降水地区的玉米田,更容易发生玉米大量长叉的问题。

2、容易导致玉米长叉的几个主要因素

①玉米长叉情况与品种特性密不可分

经常种玉米的农民朋友应该知道,种植不同品种的玉米地,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的长叉情况也各不相同,有的长叉多、有的长叉少,还有一些地块的玉米就基本上不会长叉。

其实这很好理解,除了玉米是容易长叉的禾本科作物类型外,玉米长叉的情况与品种特性有很大的关系:凡是顶端生长优势强的品种则容易长叉且长叉多,凡是顶端优势不明显的品种则长叉现象不明显或长叉量比较少,除此之外,凡是使用杂交玉米品种播种的地块一般长叉情况也比较轻,这是由玉米品种的基因特性、遗传特性等决定的,比如说,先玉335、良玉118等玉米品种容易长叉,而郑单958、郑单2098等玉米品种则不容易长叉,这就如人长高或长矮要受上辈异遗传基因的影响差不多。

②玉米长叉情况与土壤水肥供应状况直接相关

玉米长叉的轻重与多少,直接受土壤的地力、肥力和湿度的影响,换句话来说,田地的水肥营养供应越充足则玉米越容易长叉,种植玉米的田地越瘠薄则玉米越不容易长叉,而且凡是底肥使用量过大且尿素等氮肥使用量过多的玉米地,或者是玉米追肥时采取“一炮轰”施肥法的地块,玉米在喇叭口期长叉的情况就会越重。这就像人一样,吃得越多、越好则越容易长胖,要是某个人成天吃不饱、吃不好、营养供应跟不上,整个人也基本上就是十分精瘦的。

除此之外,如果玉米在苗期时遇到持续干旱缺水的情况,会削弱地下根系对水肥的吸收能力,导致玉米的主茎和顶部营养生长受抑,同样也会促使玉米在根基部和中下部叶腋处“憋”出叉子来。

③玉米长叉情况受玉米播种的时间和密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使用同样玉米播种的情况下,凡是播种时间过早、播种过稀或者是缺垄短苗的玉米田,因为玉米生长环境、生长空间比较好、养分竞争性不强且生长旺盛,所以更容易长出叉子;而适期播种、精量播种或者播种期较晚、播种密度大的玉米地,因为生长环境、生长空间环境差、养分竞争剧烈,所以生长期内长叉情况轻、长叉量较少。

④玉米长叉情况还与天气环境不良、病虫害危害、药物使用不当有关

一般来说,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尤其是生长前期),如果遇到持续高温干旱的不良天气,或者遇到较重的病虫害危害(如粗缩病),或者药物控旺、药物除草时喷药时间过早或用量过大,都会会严重削弱玉米苗株的顶部生长优势、抑制主茎的生长发育,从而促使玉米苗株上长出较多叉子来。

二、玉米叉子掰不掰?——普通情况下能不掰则不掰,特殊情况下能掰则尽量掰

先给大家算一笔账:一般情况下,玉米叉对玉米亩产量的影响量在2-3%左右,假如说某块玉米地可以达到2000斤的亩产量,如果进行掰叉我们可以实现增产40-60斤,如果不进行掰叉我们会丢掉40-60斤的玉米产量,我们假设玉米的价格是1.2元/斤,那么40-60斤玉米的收益为48-72元;同时,如果一个人掰一亩玉米的杈子大约需要半天的时间,而当下一个人的日工资最低也得百八十块钱吧,刨去人工成本我们掰叉的最后收益只能剩下几十块钱。那么,我们顶着太阳、冒着酷热辛辛苦苦为玉米掰叉子后,最终却只能几十块的收益,而我们如果要把这掰叉子的时间用在打工上,再怎么着挣得也要比玉米掰叉增产的收益多吧!所以,从经济账上来说,玉米掰叉子换增产是十分不划算的。

农技小背篓接下来再给大家说一下玉米杈子掰与不掰的几种具体情况,咱们农民朋友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决定去掰叉还是不掰叉,不过农技小背篓给咱们农民朋友的整体建议是:一般情况下的玉米,能不掰叉的就再不要操心费力的去掰,特殊情况下的玉米,只要种植面积不是太大且空闲时间比较多,能掰的尽量去掰。具体情况如下:

1、根据玉米的种植面积决定是否掰叉

如果咱们农民朋友种植的玉米面积比较小,比如说只种植了一亩半亩的玉米,而自己正好空闲时间比较充足且乐于去地里给玉米掰叉,那么在玉米长出叉子后,就可以抽出一天半天的时间去顺手把叉子掰掉,如果不想费搭上功夫去换取一亩几十斤的玉米产量,那么就没必要去掰;但是,如果咱们农民朋友种植的玉米面积比较大,比如说种植了十多亩及以上或者是规模化种植的玉米,人工掰叉子所花费的时间与人力成本太大了,那咱农民朋友也就没必要再去掰什么玉米叉了。

2、根据玉米长叉的阶段决定是否掰叉

一般来说,玉米前期(包括苗期、喇叭口期到结穗前)长的叉子及时掰掉,会比较有利于节省株体养分、促进主茎拔节生长和授粉结穗,如果咱们农民朋友有时间且不怕麻烦,可以把这个阶段长出的玉米叉子掰掉,如果嫌麻烦也可以不掰;如果是玉米中后期(玉米封行后、结穗后或穗已结实后)长出的叉子,则完全没有必要掰掉,因为此时玉米主茎已经长成明显优势且受叉子的影响比较小,而且玉米株上中后期长出的叉子此后会陆续退化枯萎掉,掰与掰的作用不大。

3、根据玉米苗株的长势情况决定是否掰叉

一般情况下,对于玉米株上长出的叉子,只要玉米的主茎长势比较粗壮且处于营养竞争的明显优势地位,或者玉米的叉子长得又少又瘦弱,那么咱们农民朋友就没有必要再去搭上人工和时间去掰叉子;但是,如果玉米苗棵上的叉子长得比较粗壮、旺盛,或者玉米的主茎细弱、叉子肥壮或者叉子与主茎差不多粗,那么这种叉子还是掰除掉的比较好,否则严重抑制玉米主茎的生长,同时也会对玉米的后期产量有较大的影响。

4、根据玉米种植的用途决定是否掰叉

一般来说,如果是以结穗为主、追求玉米高产量的地块,大家可以根据需要去掰叉,而如果咱们农民种植的玉米是为了做青储饲料制作使用的,那么叉子不仅不需要去掰,而且叉子长得越多对青储越有利。

三、如果想对玉米进行掰叉,应当掌握好掰叉的天气、时间和方法

也许有些农民朋友比较讲求精耕细作、精细化管理,对于玉米长出的叉子不可容忍且必须掰掉,那么不妨花点儿时间和精力去地里掰掉就是,但是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天气、时间、方法进行掰叉,否则盲目掰叉容易导致玉米被病虫害侵害伤口发病,或者导致掰叉时掰断玉米的主茎。

从最适合玉米掰叉时机上来说,晴天叶面露水自然风干后的上午9-11点左右,或者是晴天田间地面起潮前的下午4-6点,中午高温时、阴雨天气、叶面凝水有潮气的天气和时间都不适合玉米掰叉子,否则容易导致玉米伤流过重、叉伤口愈合慢或者导致病菌害虫通过掰叉伤口侵害玉米植株上 从玉米掰叉的方法上来说,在对玉米进行掰叉子时,应当一手紧紧握住玉米的主茎、一手握住玉米叉子,然后向叉子的一侧用力掰掉叉子,这样掰叉时不容易扯断玉米的主茎。

试点

桂ICP备1600473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