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能有今天的强大,请记住他们


从1931年9月18日打响侵华战争的第一枪到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在这几十年的历史长流中,无数革命前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浴血奋战,而如今这些在世的老兵已不足万人。在享受每一个因他们的付出才有的节日时,我们都应该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图为88岁的回民老兵兰兆发,1945年参加八路军


张正恩,1942年5月,他以一个放牛娃的身份加入了东北抗日联军。1943年冬,东北抗联为保存实力,组织11个陆军1000多人从乌苏里江上步行到达的苏联。在苏联他们蛰伏3年,3年后他们在东北再次出现时每个人都会跳伞、爆破、电讯等技能,单兵作战能力远超日军。他们成为了中国最早的“特种兵”。在反攻东北时,他们勇打头阵,也正是在那次战争中,张正恩荣立了一等功

潘长泰,1945年参军,1952年复员。先后参加过南麻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及建国初的剿匪战,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入伍前他曾许下诺言,如果能活着回来,他会用下半生为无名烈士守墓。1952年退伍后,他信守诺言,为无名烈士守墓40年。


刘兴义,1942年参军,是西北野战军(其前身是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骑兵师二师四团的一名骑兵。在他当兵前,他的二哥已经在战争中牺牲,在他当兵后,他的弟弟也像他一样参加了部队。在长达10年的参军中,他多次受伤,曾经长达7天时间没有吃东西。在大大小小数百次战斗中,两次立功,获得勋章两枚。

贾明举,1923年12月出生,1940年从军当了一名轻机枪手,随部队在河南及山东枣庄一带作战。枣庄会战中,他们歼灭了日军一个中队。作为轻机枪手,贾明举从1940年到1953年,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参加过长衡会战、淮阴保卫战、渡江战役、淮海战役等,曾立过两个二等功,两个三等功,三个四等功。

1917年9月生,1934年奔赴南京报名参军并接受军训,后被编入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一团一营一连。2015年国家公祭日时,他来到南京,他说“南京是我的生死关,我在这里九死一生。”78年前,他带领着一个排的战友守卫南京光华门,初战告捷,但撤退时遇上日军攻击,战友几乎全部牺牲。


张天祥,1922年出生,1938年4月他瞒着家人偷偷参加了红军,之后被改编为八路军。1939年冬至1940年春,胡宗南部队进攻陕甘宁边区时,三八五旅在蔺家园和国民党部队发生战斗,张天祥左眼被弹片击中,被战友抬到老乡家进行了包扎治疗,从此留下终身残疾。

熊寿明,在战火滔滔的年代他报考黄埔军校,成为黄埔第十四期的学生。1939年,熊寿明毕业后直接奔赴昆仑关,任国民革命军46军170师参谋处见习官,随部队转进武鸣高峰坳——扼守南宁的天险要地。在和日军为期半个月的高峰坳争夺战中,仅靠步枪对战日军的飞机和大炮,经过浴血奋战,终于赢得胜利。父亲去世时,他还在一线打仗,正因为如此,他没有看到父亲最后一面。他说:“我和日本法西斯的国仇家恨永远不能忘记!”

试点

桂ICP备1600473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