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生有两种,第一种是习惯听取外来的信息,就好像是巴普洛夫的狗;另一种则是自主地思考,从中选出最好的想法和做法。
很多人会因为一想起过去的经历和和无数次失败而感觉心有余悸,他们常常害怕他人的想法,于是总是随大流,跟着他人怎么做就怎么做,比如开会时坐选择坐在最后一排,也从不敢第一个发言;工作中也不求自己是最优秀的,也决不多干活,但求中等水准,免得被人说成是爱出风头。
一旦有人求他们办事,他们就虽然不会拒绝,但其实他们内心是极不情愿的,只不过是怕人家说他不讲情面。
上面说到的这种人就是太在意别人的想法,这一类人生活中很常见,所以总会看到很多女人的发型是基本相同或相似的,还有些人尽管生活在他极其厌恶的圈子了,但仍旧心甘情愿地维持着。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把别人的意见看得太重。
那些“别人”式的枷锁只会慢慢扭曲一个人的人格,压制了个人的智慧,到最后就会把自己的能力全体破坏掉。
有人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人的劝告,即便是平常很琐碎的事情,例如教育子女,减肥,或是买什么牌子的护肤品等等,无一不是听着别人的主张。还有人认为这是明智的“顾问”,可正是这些“顾问”让自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行动,有时还会为虚假的宣传所迷惑,难免上当受骗。
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就无法去正确地辨明是非,从而成为了矮子看戏,人云亦云的人,也就更容易接受“街头巷尾、道听途说”式的忠告者的处方。
曾有一位管理专家,当他谈到关于如何成为一位领导者这一问题时说过这么一段话,或许他可以给大家一定的启发:“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断地告诉我们‘应当保持普通而非卓越’。但是这种普通人是毫无发展潜力,做不成任何一件事情的。而领袖人物的定义即意味着在某一个群体中与众不同、才华突出的人,但无法一方面保持普通,一方面不是一位领导人物。领导人物必须在某些方面有所突出才行。我们应当努力的,是要尽力使自已显得跟其他人有所不同,而不是跟其他人一模一样。”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生活在社会中,就难免会有人对自己品头论足,有人比他细心就会说他粗心马虎,爱打扮的人就会说他总是太简朴老土,思维比较缜密的人也会说他他想得太过简单,而谦虚的人也会说他批评他骄傲,委曲求全的人也会喜欢评论他太过刚强直率,总之不论哪个方面的评论都会让自己无所适从,到最后却不知道要听哪一个好。
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哪怕是正邪、善恶也都是相对的概念。因此,若是自己看开了这些事情,也就不用太在意他人是怎么看的,他人是怎么评论的。如果一味地总在思考他人的看法,那心中必然会有个潜意识让自己过得不幸福。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已经太多了,要是还为了别人而活,到头来最痛苦难过的就只有自己。何必在乎他人的眼光呢,就把自己幸福和成功的权力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上吧。
生命是脆弱的,如果有一个“行千里路”的梦想,就不能被周遭的事物牵绊住。倘若总是受制于身边的琐事,生命最终会因为不堪重负而轰然倒塌,梦想也会成为空想。
人的一生就像旅行,只是不同的是有的人走得远,有的人走得近。不少人一辈子都在行走,路线也总是在变,有的人做出了安定的选择,在路边安了家,从那以后他们的人生就被圈在了一个以家为圆心的小圈子里。
?
其实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无好坏之分,就好比是看书,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生都会读出不同的韵味来。
从每个人的生活状态来考虑,生活态度是因人而异的,卢梭曾说过:“我独一无二,我知己知人,我天生与众不同;我敢说我不像世界上的任何人。如果我不比别人好,那么我至少跟别人两样。大自然造就了我,然后就把模型打碎了。”
自信便是如此,积极地面对人生也就是如此。不必因为别人的苛责而失去了自我。
不管自己走的是怎样一条路,都要洒脱面对,生命只有用潇洒和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才不让自己轻易老去,时时充满对生命的热情,才会处处皆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