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作为人的一种心理反应,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困扰着我们的情绪,让人内心不得安宁。
牛津英语词典把“嫉妒”定义为:在注视着另一个人拥有一些高于自己的优势时,产生的屈辱感。
韦伯词典把“嫉妒”定义为:在看到别人优秀时,感到的气恼、羞辱、不满或不安,同时感到一定程度的厌恶。
嫉妒对人的伤害之大,有时会让人措不及防。
01、嫉妒意外降临,让人心有余悸
那天,八岁的女儿放学回来,一言不发,情绪低落。
我赶忙上前询问原因。
她说:“妈妈,我都不想上学了,因为我们班的女生都不理我,我主动跟她们说话,也不行”。
“但是为什么呢?”
“这次考试我考了第一名,同桌萱萱就不高兴了,第三节体育课上,她给其他女同学都送了棒棒糖,就是没给我吃,还告诉大家不要理我”。
老公生气地从餐桌旁站起来,说道:“这才多大点小屁孩,就学会拉帮结派,学会嫉妒啦?真是岂有此理”
女儿看到爸爸那么生气,伤心的哭了起来。
我瞪了老公一眼,赶紧把孩子领到里屋,搂着她安慰道:“宝贝,不要难过,你没做错什么,这件事不怪你”
女儿呜呜咽咽地说:“可是她们都不理我,连我最好的朋友见了我都躲,她说她怕萱萱找麻烦,可是我还想和她做好朋友呢”。
看到孩子如此伤心难过,我心里也不好受。
这时老公笑着走了进来,对女儿说道:“小宝,爸爸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女儿疑惑地看着爸爸的脸,充满了期待。
老公说:“这个周末刚好是你的生日,我给你买一个大大的蛋糕,到时候咱可以把你们班的女同学请来吃蛋糕呀?她们看你这么真诚友爱,就不会再疏远你啦,好不好?”。
我和女儿相视一笑,都默认了这个好办法。
那个周末,我们一家人乐乐呵呵,用真诚待人的态度,请女儿班上的女同学到家里,吃了蛋糕,又合了影,孩子们其乐融融,女儿笑得非常开心。
一场嫉妒风波就这样消除。
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我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我始终想不明白,刚刚八岁的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强烈的嫉妒心呢?
02、正确认识嫉妒,学会分析事物
这个问题,直到我阅读了《幸福之路》这本书,才逐渐明白:嫉妒,是人类最普遍的、最根深蒂固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从不满一岁的幼儿那里就会体现出来。
比如:家有两个孩子的父母,如果只对其中一个孩子表示更多关爱,而对另一个比较冷落,那么就会被另一个孩子觉察出来,进而引起对父母的憎恨。
《幸福之路》这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的经典之作。作为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作家以及逻辑学家,他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为遭受不幸的众多男女,找出了摆脱困惑的方法。
在书中第六章,罗素重点讲述了:在人性的所有特点中,嫉妒是一种最不幸的情绪,不仅嫉妒者希望别人不幸,而且他自己也因嫉妒而遭受不幸。他不是从自己的所有物中引出快乐,而是从别人的所有物中引出痛苦。
在人的一生中,大概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嫉妒的经历体验,这种情感被视为道德上的罪过,或者视为一种需要用正直思想去努力克服的弱点。
嫉妒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并不是在盲目或随意的相互对比中产生的,它总是存在于一种特定的情境中,且需要具备四个条件才能正式形成。
1、对方与我们的社会阶层、生活背景、教育背景相似的前提条件下,在相互比较中,比不上对方产生心理失衡。
2、这件事是我们一直所渴求的,与自我相关度高的事物,当他人在自己在乎的事情上比自己更优秀时,就会引起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导致嫉妒产生。
3、在与他人作对比时,我们主观上感觉那人不值得拥有这样的优势,或者感觉那人只是“运气太好”,为此感到不公,从而导致嫉妒。
4、在想象中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或者改变某件事时,我们就会嫉妒已经在这件事上获得成功的人。
罗素认为:嫉妒这种“有敌意的”情感,一旦泛滥,就会对任何美德,甚至对最有用的特殊技巧的运用,造成致命的伤害。
比如:为什么领导上班车接车送,而工人上班只能赶公交车?为什么公务员可以在体面的写字楼里办公,而建筑工人就得面对大自然的风吹日晒?为什么有钱人就可以雇佣保姆,自己却每天亲力亲为?
对于这些看的见的社会现象,嫉妒者往往缄口不语,但内心却暗暗较劲,寻找心理平衡的出路。
无论是谁,如果他想得到幸福,就必须客观分析事物,找出形成这种结果的必然因素,从而消除嫉妒情绪。
03、嫉妒是种缺陷,摆脱需要方法
事实上,嫉妒是一种缺陷,部分是道德上的,部分是智力上的,它永远看不见事物本身,而只能看见事物之间的关系。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消除嫉妒情绪呢?
对于普通人来说,消除嫉妒的方法就是找到幸福。
但嫉妒情感是找到幸福的绊脚石,是人在经过对比后,所形成的一种病态的不甘心。
就像一个孩子,当他发现家里的兄弟姐妹们,都比自己更受父母喜欢时,无形中就会形成嫉妒的习惯。
长大后步入社会,他就会特别敏感那些被别人忽视的不公平现象。只要类似的现象一出现,他就能立刻敏锐捕捉,即便是没有发生,他也会想象着它们的存在。
这种性格的人注定是不幸福的,他会变得越来越敏感。
刚开始和朋友交往时,他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不受欢迎,后来,他会用自己的行为证实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比较性思维方式”,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会导致幸福快乐的事来临时,自己依旧感受不到快乐。
比如:几个朋友相约一起去春游,面对春暖花开的满园春色,面对小鸟“啾啾”的悦耳之声,大家会沉浸其间,身心舒展,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而嫉妒者会认为:今天虽然天气不错,春意盎然,小鸟歌唱,但是云南西双版纳的景色比这里要强百倍,那里的鸟儿歌唱的更清脆动听。
经他这么一想,明媚的阳光瞬间失去光芒,鸟儿的歌声变成了烦人的噪音,眼前的鲜花美景,仿佛都不值得一看了。
映射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嫉妒者也是这样的态度,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无意间进行一番对比,然后得出结论:自己的没有别人的好。
即便是拥有了漂亮的女朋友,他也一样觉得,比他人逊色不少。
这种愚蠢至极的想法,这种毫无意义的对比,都是徒劳无益的。对于聪明人来说,他绝对不会因为别人拥有了自己没有的东西,就停止享受自己已有的成果。
罗素说:如果你渴望荣耀,你可能会嫉妒拿破仑,但拿破仑会嫉妒凯撒,凯撒会嫉妒亚历山大。
这种无休无止的嫉妒,没完没了,持续不断。
实际上,在历史上或者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比你更成功,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去摆脱嫉妒:
1、充分享受自己得到的快乐
2、专心去做自己必须要做的事
3、避免将自己与想象中的比自己更加幸运的人进行比较
唯有如此,你才会真正摆脱“嫉妒恶魔”,进而客观地认识周遭环境,避免被“嫉妒心”反噬,从而给自己的内心解绑,走出嫉妒困境。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从2000年开始撰文,曾任《健康之家》杂志作者,专注情感、两性、职场类写作,希望与志同道合者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