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入夜的细雨,是树木抽出的新芽,是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也是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春天,是明媚的,只是有的时候明媚中也带有那么一些伤感。这样的伤感不止在人的情绪里,也在沉闷湿热的空气中。
由于受“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华南大多数地区一旦到了春天免不得要经历回南天。回南天,空气潮湿,四处湿湿黏黏,衣服总晒不干,墙壁开始“冒汗”,早上出门转一圈回来,头发就变得像一个星期没洗过似的。
这样的季节让人又爱又恨,而与之相反的是另外一座城市正举行着一场明媚的春天盛宴。那里没有雾霾,没有潮湿,只有和煦的春风、明媚的太阳、绿油油的稻田以及停在枝头“唧唧啾啾”欢唱的鸟儿。
置身在那样的景色里,一阵夹着草香味的轻风拂面而来,带来了“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也拉开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序幕。
那时我们在上小学,在某个春日里突然就兴起了放风筝。只是风筝全凭自己动手制作,因为小镇上没有卖。即使有,对于我们这样家境太过普通的孩子来说,买风筝那是奢侈的事情,所以不如自己做来得实在。
当时一群人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了方法,每天放学回家后就各自搬来家里的报纸,剪下一块四方形预备为风筝的身子,剩下的部分则剪成几条,头尾相连用胶带粘在一起,那是风筝的尾巴。
过程中最难做的工序是制作风筝的身体,它需要用竹片来支撑。竹片削薄了不好,风筝会失衡。厚了也不行,风筝会太重飞不起来。需削得不薄不厚,刚刚好,才有可能飞得高。
另外一个难点是将削得刚刚好的竹片固定到报纸上,以撑起一个结实的风筝身体。其中一支竹片需要打弧形,一个不小心,竹片一弹,伤到人不觉得疼,可是把报纸弄破就要心疼死了。
可想而知,这个过程我们需要削坏多少竹片,扎破多少张报纸才能做成一只会飞的风筝。
有的时候终于做好了,却发现风筝身子和尾巴的重量不协调,这样的风筝依旧飞不高,它只会在飞起来之后会像发了疯一样上蹿下跳,蹿跳没几下就“啪”地一声,狠狠地扎在了地上,它“死”了。
虽然心疼,可依旧乐此不疲,似乎只要能做成一只会飞的风筝,那么前期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只是那个“风筝发疯”的情景当时只觉得寻常不过,现在回味起来却变得滑稽有趣了。
当确定风筝可以正常飞起来时,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到来了。放风筝的人先短距离拉着线快速地奔跑,身后的风筝受到风的阻力发出“啪啦、啪啦”的声音,同时牵着线的手也感受到了风筝欲往上空冲去的拉力,这样的感觉令人窃喜。
于是一边跑一边放线,当感到手中的拉力稍微变弱了,立马往回拉一下,顺势转身。手中的线一放,一拉,一拉,一放,张弛有度,风筝便越升越高,直至你得吃力地仰着头才能看到它。
但不要以为放起来就高枕无忧了,因为它们有时候会在空中打架。尤其当你和小伙伴的风筝在差不多同个位置时,它们两个就会撕打起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非要争个你死我活。
“快,收回来!莫要缠线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大家赶紧收线,试图将它们拉到地面上再解开那缠在一起的绳子。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世事总不能够顺心如意,它们缠着缠着就断线了。这倒怪不得风筝,因那时用的都是劣质的绳子,经不起撕扯,一扯就断,风筝也就脱离了线的束缚,开始飘飘荡荡。
“快!它没有线就会掉下来的,追啊!”一个孩子焦急地喊起来,瞬间一群孩子连鞋子也顾不上穿,拔腿就往风筝飘去的方向追去。有时候脚被田地的刺儿扎着了也不管,只要能拿回风筝就笑呵呵。
但大多数时候是拿不回来的,它们或会飞向远方,或会飞到别人的果园里,再或者挂在高高的树上,耀武扬威地看着急匆匆赶来的人类。
“喂喂,你下来啊!下来!”
任凭孩子们喊破喉咙,它也没有要下来的意思。
“罢了罢了,大不了回去再做一个!”大伙儿嚷嚷道,转头就走,但走出一截路仍旧有人回头来看,如果这时发现风筝被风吹下来了,便拔腿就往回跑,完全忘记自己刚才说了什么。
这样的风筝日子后来成了我们那几年春天里重要的活动,只要一有空,大家就聚在一起做风筝、放风筝、追风筝。到了五六年级时,学校门口开始有人卖风筝了,款式各式各样,有蝴蝶、蜈蚣、蜜蜂、菱形等等,颜色也五彩缤纷,而材质自然更不用说了,比我们手做的风筝,实在是好得许多。
只是从那之后我们就很少玩风筝了,以至于成年后的我曾拿着报纸和竹片,折腾了半天也想不起来风筝到底是怎么做的。
这或许不足为奇。成年后的我们忙于生计,奔波于两点一线之间,面对工作、生活、学习,有时候只觉得疲惫、压力重重,甚至想要逃避。于是忘记了童年时为做一只风筝而削坏的竹片及扎破的报纸,忘记了风筝飞起来的过程中手中的线需要一拉一放,不断循坏,也忘记了为了追逐那只断线风筝情愿光脚在田野里奔跑所留下的脚印。
或许我们忘记得太多了,可一旦记起来往往就能透过风筝窥见几分人生的真相,也窥见了心底那只用报纸做成的风筝。
巧合的是,那正好也是我们内心对春天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