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解读与补充》(45)
《生命意识为什么害了人?》
生命观不仅是一种认识、一种观念、一种对存在的解释,最大的问题是,生命是一种模式,一旦以生命这个词汇来表达生物的存在,生命模式就产生了。生命概念就是关于生物存在的意识模型,这是存在本身没有的意识,一旦人为地形成,就如同宇宙大爆炸的奇点一样,生命意识一经产生,就引出了越来越浩大的人间世界。千万不能小看了这个最原始的生命意识,它造成了今天一切事物的起因。
动物们直到如今也没有生命意识,同时也没有死亡意识,我们无须去猜测它们有什么意识,生与死的概念是个精神模型,没有语言符号模式的生物们不可能具有生与死的意识。我们观察和揣度它们在想些什么是根据它们的行为表现,而它们的一切行为不过是感知的直接反映,爱什么和怕什么完全是出于感知的本能性表达。它们才是天生的纯粹的感知者,完全依照存在本来的规则和规律生存。它们的存在真实的表达了存在本来的形态,它们的行为将存在的奥秘显露无遗。
而人则不然,自从人有生命意识开始,人就离开了本来的存在,人就开始了异化的存在。生命模式是一种精神性结构,它完全是人精神创造的产物。生命意识一开始就将自己从存在中脱离出来,成为另一种存在。这个模式意味着存在与生命各自独立,各有其存在的逻辑体系。于是,人就创造出物质存在和生命存在两套逻辑体系,人从此就生存在自创的逻辑体系和逻辑关系当中。不但如此,人还将这种逻辑用于认识一切事物和所有生物,这个世界事实上就是人类主观的精神模型世界。全部生物物种,只有人生存在这个以生命逻辑构建的精神模型之中,我们还想当然地认为,这是生物存在的必然模式,自作多情地认为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归宿,包括地外生命。这种可笑的想象缘于我们对自己所处状态的无知,对以生命为核心的人类世界的无知,对生命观念导致的一切后果的无知无觉。
人早就从动物式的感知存在转移到了生命式的存在,这是一种本质性的异化。生命的人开始以自我生命为中心认识外界、利用外界和改造外界,这使得人将存在对象化。这么做的最大益处就是利于使用和改造,人开始努力创造主观意愿的生活,人开始将外部世界改造成为我所用。人产生出自我意识,并且越来越强烈地作用于自己与作用于他人,这些意识与行为都是在生命的前提下产生的,十分显然,都是生命逻辑的产物。人站在自我生命的立场上,创建世界,创建生活,创建人类文明,我们不否认当今世界就是生命意识的伟大作品,但这作品是成功的吗?是完善的吗?是我们愿望的吗?
与和存在一体存在的众生物相比,人其实就是“离家出走”的孩子。这些孩子们现在怎么了?过得好吗?幸福快乐吗?人活在生命模式中,所遭受的由自然变成了人为,人所享之福是人所创造,人所受之祸也是人所制造。与动物们相比,动物们一如既往,与自然世界互相适应,所感知的快乐与痛苦没有发生改变。人却大不相同,人感知的世界大为改变,人所受的天灾逐渐减少,人所遭人祸与日俱增。我们无需判断经受天灾与人祸孰优孰劣,但人为什么非要给自己不断制造灾难却让人费解,如果生命模式是理性的完善的和美好的,为什么人间竞争不止、冲突不断?为什么人与人隔阂日深、利害参半?为什么人间爱恨交织、鸿沟相隔、不可逾越?为什么生命的私利构成重重壁垒,造成“他人即是地狱”?在感知中存在的其他生物们祸福未变,为何人间祸事一直在增加?有没有某个物种有充足的理由自相残杀而至灭绝?而在生命中存在的人却完全有可能为某种意义自相残杀到最后全部毀灭。
生命是福还是祸?生命是利还是害?生命是智还是愚?这还需要我们以抬扛的方式来论证吗?(接下)
注:本文节选自:京东、淘宝电子书:《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感知新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