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就像一根根枯萎荒凉的稻草,处处掩盖了许多原本鲜活、光亮的形象,历史上的很多英雄就是如此被淹没在失败的阴影里面。但理智、客观的逻辑也总能透过历史的缝隙,发现那些失败英雄黯淡的魅力和美丽。
没有人天生就是喜欢悲剧的,但我们不能以悲剧去黑化历史和生活。所以,悲剧和失败只能成为引发我们思考的触点,而不能成为我们界定结果的标准。瓦岗起义的李密恰恰就是“失败论”的受害者,原本是一个几乎主动隋末局势的叱咤风云人物,却因兵败政失而默默无闻,即便偶尔被人提及,也只是被当作“打烂一手好牌”的笑饵,而被刻意放大其反面教材的意义。
但是如果认真地去了解李密的生平,在那些失败的表象下面,我们或许会看到一个睿智、执着、坚定、诚恳的形象。
愿以生死酬知己
李密少有才名,和所有“恃才傲物”的才子一样,李密也曾“待价而沽”过。他的生活可以迁就岁月,但是他的情怀和理想不能迁就现实,他和前世的诸葛亮一样,一直在等待着他心目中的明主。当遇到杨玄感的时候,他一度认为自己的理想之门被打开一道缝隙,并射进来一束光亮。
杨玄感兴兵首义的时候,李密献上、中、下三策。上策长驱至蓟,中策西行入关,下策直取洛阳。但杨玄感说,君之下策,乃上策也。选择了下策,结果不出李密所料,因消息走漏,援兵四集;前有坚城,后有追兵,而前途渺茫。无奈之下,杨玄感改为中策,但是为时已晚,追兵紧随其后,根本没有时间经略关中,最终被追及于皇天原。
期间杨玄感想上尊号,李密劝谏:昔陈胜自欲称王,张耳谏而被外;魏武将求九锡,荀彧止而见诛。今者密欲正言,还恐追踪二子,阿谀顺意,又非密之本图。何者?兵出以来,虽复频捷,至于郡县,未有从者。东都守御尚强,天下救兵益至,窃为公危之。
可见李密在杨玄感的阵营并没有受到绝对信任,进言之时还有杀身之祸的担忧,言辞之间诚恳却不得不兼顾委婉。尽管如此,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称帝时机未到,只会加速败亡,所以李密才会仗义执言。可惜曾有“吾与子孰后先”之问的杨玄感一直对李密的才能欣赏之余又深为忌惮,李密的那些不顺耳的话总是会被主观地排斥或者忽视。
杨玄感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李密并没有像历史上大多数的谋臣一样因为“言不为用”而背身而去,他对杨玄感依然不离不弃,直到最后兵败,他也没有离去,从而被捕入狱。
如果没有奇迹的话,作为个体的政治生命以及肉体生命,将会毫无疑问地被终结,李密的一生,也该到此为止了。但是隋炀帝没有就地处决他,而是要把押往京城,这段时间上的空档被李密充分利用起来组织了一场隋唐版的“肖申克的救赎”。作为天字第一号反贼,能这么轻松越狱,其背后的精彩程度是可以想象的。吾等之命,同于朝露,若至高阳,必为鉏醢。假设李密能作为一个成功者在历史上存在,这何尝不是一段被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敢换新天上瓦岗
从逃脱后到投奔瓦岗的这段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对李密来说很重要。在这段时间里,李密时常在反思着自己。他在诗中把自己比作樊哙、萧何,但是随着杨玄感身死,他一时无法得知他的刘邦何在?允文允武的李密觉得自己既可以做樊哙,又可以做萧何,可见当初的李密只是想做一个谋臣,成就自己的功名理想,仅此而已。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李密注定是不会长久沉寂下去的,在度过短暂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日子之后,他选择走上瓦岗山,即便那些他曾经所鄙夷的“土匪窝”。但是,圣人不空出,贤者不虚生,成熟的人总会愿意为自己的理想放下身段。刘禹锡诗云: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真正的战士,从来不会向命运低头,只不过刘禹锡的武器是笔,而李密的武器是剑。
李密初投瓦岗时,翟让不过万余人,最大的志向不过是守在运河附近抢劫来往商船而已,正如李密所认为的,是“求食草间”,不过小盗。好在翟让虽无经天纬地之才,但也算有容人任贤之度。与众不同的李密很快就在瓦岗脱颖而出,从而实施了李密心中的战略三步走:
第一步、壮大实力
李密自荐,去游说群盗,期间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演说天赋,“所至辄降下”,无往不利。发展壮大之后,攻破金堤关,拿下了荥阳周围的一些县城,瓦岗寨终于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告别了朝不保夕的流寇生涯。
第二步、树立影响
光靠荥阳的小打小闹,终究是成不了气候的。李密的目的是要引起朝廷的重视,引起天下的注意,树大才好招风。
隋朝终于重视了,但是派来的却是镇压流寇、从未一败的名将张须陀。翟让“大惧,将远避之”。但李密却胸有成竹,说此人可以一战而擒。于是在李密的精心布置下,用步步败退、层层包围的诱敌深入战术成功阵斩张须陀。
瓦岗和李密一战成名天下知。此战之后,李密独领“蒲山公营”,自成一军。而史载“威震东夏”、“河南郡县为之丧气”的张须陀的不败之威也在李密这里得到了终结。天下义军的信心大增。
第三步、抢占资本
实力有了,影响也有了,但是如果安于做一群“打家劫舍”的流寇,显然是没有出路的。于是,李密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第三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李密和翟让选七千人,奇袭迅速攻下了洛口仓,一时之间,远近震动,“开仓恣民所取,老弱负繦,道路不绝”。此举意义重大,翟让也认为是“英雄之略”,只是万万不敢而已。
洛口既下,四方归附,连时德睿、祖君彦这样的朝臣也不例外。而李密世袭蒲山郡公,海内知名,加上关陇集团出身,因此还得到了一大批士族力量的支持。
乱世之中,手有余粮心不慌,掌握了洛口这个大粮仓,等于有了无穷无尽的兵源,一时之间,“赵、魏以南,江、淮以北,群盗莫不响应”,众至数十万,盛况空前。而群龙无首之下,翟让等人推举声威正隆的李密称王,李密认为时机未到,称“魏公”。而此时距建立“蒲山公营”,刚刚才半年。
经过李密精心策划的“三步走”,瓦岗终于由当初“求食草间”的流寇成为了反隋首领。只不过,天才一般的李密取代了略显平庸的翟让,成为了实际上的领导人。此时,李密也开始打造自己的班底,组织架构大致分为三部,包括“魏公府”、“行军元帅府”、“百营”。魏公府主要由瓦岗元从人员构成,包括翟让及其亲信翟摩侯,王儒信等,徐世绩,单雄信为左右武候大将军。行军元帅府主要包括归附的原政府人员,是李密的核心班底,李密清楚以后治理天下还是要靠这帮人。百营则由归附的义军组成,组织的严密性与实际控制力均不强,只是作为一种权宜之计而存在。同时让秦叔宝,程知节(咬金)等人组成骠骑,号为“内军”,李密常说,此八千人足当百万,战斗力之强无与伦比,在后续的战斗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而裴行俨等人,各拥部曲,被封为总管,独领一军,是除内军以外战斗力最强一部。
李密在洛口建立的政权已经得到确立,建立组织,修筑城池,开始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而此时,东都仍然实力强大,是天下精兵所处,尚有二十余万众,从此刻开始,李密政权开始了与东都为时数年的战争。
三夺洛回求东都
虽然建立洛口政权时,李密并没有趁机夺权,但翟让无形之中已经淡出最高领导的位置。世人只知有李密,不知有翟让,新附的将士都是冲着李密的名声和战果而来。当时李密一时风头无两,而其他势力,均各自陷入困境,不成气候。李渊还在晋阳踌躇,因为汾阳宫被刘武周占据,害怕被朝廷问责,还在反与不反之间纠结;江淮杜伏威、河北窦建德等,还各自为战,限于在与朝廷互有胜负的拉锯战中。
乱世之中,朝不保夕。海内饥荒的背景下,无粮则溃,东都不下,粮仓也就难以安定,所以拿下东都是洛口政权的首要目标。但是东都城深墙高,易守难攻,强行攻打可能是事倍功半,所以李密把目标锁定在回洛仓上。无回洛即无东都,朝廷不得不争。
第一次争夺:裴仁基与孟让率两万人攻打回洛仓,迅速将其攻破。但是孟让此人,流寇本性难改,所到之处,抢掠放火是常态。东都趁着孟让军队四处掠夺之际,趁机出兵攻打,裴仁基、孟让大溃,孤身逃回。李密只能匆忙救场,再次攻下回洛仓。打下回洛仓之后,必须攻下偃师、金镛,才能确保粮仓稳定,但是东都此时虽然连败两阵,但依然兵强马壮,野战不胜,守城有余,本来逆取顺守,二城都难以攻克,数战不胜之李密只好放弃回洛仓,返回洛口。第一次回洛争夺,李密得而复失,整体来说,战略目标没有实现,以失败告终。但是进攻洛回对东都造成“粮荒”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了。
第二次争夺:李密休整一阵,亲自带主力三万人过来决战,再次拿下回洛仓。东都立马派将军段达、武贲郎将高毗、刘长恭等出兵七万,李密大胜,不过损失也不小,司马郑德韬战死。战胜之后,李密没有攻城,而是在回洛修筑营垒,采取蚕食之计,逼迫东都。东都大窘,于是派使者到江都求救,声称:“李密有众百万,围逼东都,据洛口仓,城内无食,若陛下速还,乌合必散;不然者,东都决没”。
李密继续给予东都压力,打到了洛阳郊区平乐园,再次大破隋军。东都情急之下把关中兵力抽调过来支援东都(李渊就是趁着这个机会夺取关中的),得到关中支持后,东都实力大增。在随后的一次战斗中,李密身中流矢,受伤不起,从而军中无主,一败涂地。第二次争夺,还是失败。
第三次争夺:形势越来越不利,江都接到告急之后,派王世充率江淮劲卒五万,还有将军王隆,河北大使韦霁、河南大使王辩等方面大员,人数不详,前来支援东都。除此之外,还有涿郡留守薛世雄率三万人来援。
但好在窦建德帮了李密一把,在薛世雄途径他的地盘时,伏击成功,薛世雄剩下几十人逃了回去,不久发病死。还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就是赵君德,张升等人攻破了黎阳仓,并投降李密,徐圆朗,徐师仁等人先后前来归附,“以千百数”,降者络绎不绝。除了回洛反复争夺,不恒其守之外,天下三大粮仓,李密已得其二。天下争相归附,李密的声望与实力再次达到顶点。徐世勣对李密说:“天下大乱,本为饥馑。今更得黎阳仓,大事济矣。”
王世充抵达之后,与李密隔着洛水对峙。有人劝李密,放弃东都,直取江都,但考虑到洛口的战略安全,李密拒绝了这个建议。因为此时洛阳十分强盛,如果顺江东下,洛口可能不保,并且腹背受敌。
王世充兵锋甚锐,江淮劲卒可谓身经百战,曾经大破卢明月,刘元进,装备很好,士气也高昂。此外还有关中精兵助阵。而李密除了本部精锐,归附他的义军联盟与之相比,战斗力实在堪忧。
王世充一鼓作气之下,李密连连败退、损兵折将。但李密还是用诱敌、伏击、腰斩等战术,最后彻底打败了王世充。不但得到回洛,还杀伤了官军部分有生力量,战果颇丰。
但也就是这个时候,李密的内部出现了变故,瓦岗旧将和新降官员因为争权夺利,而互生矛盾。瓦岗旧将怂恿翟让夺权。也许翟让也并没有夺权之心,但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知道消息之后的李密,开始了对瓦岗派的一次大清洗。从而为他的此后莫名其妙的败亡埋下隐患。
一着不慎天下失
李密掌握了天下粮仓,自然也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此时的东都经过第三次回洛争夺战,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由于缺粮,“东都米斗三千,人饿死者十之二三”,已经快要山穷水尽。
无奈之下,王世充只能铤而走险,意图偷袭洛口,劫取粮草。但早有准备的李密派郝孝德、王伯当、孟让、鲁儒埋伏在洛口仓城附近,等王世充进入包围圈,四军合击,王世充再次大败。走投无路的王世充决定孤注一掷,带上所有人,过来和李密决战。王世充搭浮桥渡过洛水,来攻打巩县,李密派出“内军”精锐轮番攻击,再次大败王世充,杨威、王辩、霍世举、刘长恭、梁德重、董智通多名大员纷纷殒命。
多次击败王世充的李密终于毫无压力地拿下偃师,金镛,杀到了洛阳城下,“钲鼓之声,闻于东都”。
李密带着三十万人,驻扎在东都外围,同时修金墉城作为据点。东都虽然危如累卵,但城内兵士还是众多,硬拼只能是两败俱伤。上兵伐谋,李密针对他们缺粮的困境,选择了“围而不打”的战术。东都把几乎全部的兵力都拨调给了最能打仗的王世充,大约七万之众,期待能够支撑危局。但王世充已经被打得怀疑人生,不敢贸然出战。
千古艰难唯一死,在可能被活活饿死的环境下,东都终于决定投降了,只不过给了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召李密入朝辅政”而已。
但恰恰是这个时候,命运又给李密设置了一道关卡。宇文化及在江都已经弑杀杨广,带着骁果军十万人北上。同样是因为没有军粮,宇文化及决定主动进攻已属于李密的黎阳仓来获取军粮。黎阳仓虽有徐世绩在驻守,但黎阳仓是支撑河北和黄河下游的基础,是万万不能丢失的。再加上刚刚向李密伸出橄榄枝的东都,也因为痛恨宇文化及的弑君行为,强烈要求李密狠狠地教训宇文化及。
于是关心则乱,李密忽略了王世充那原本奄奄一息的7万军队,带着主力两万人,匆匆赶赴黎阳附近,和宇文化及对峙。
李密是知兵的,宇文化及的骁果军是天下劲旅,兵员出自关中,武器装备也都是当时最好的,不能力敌只能智取。一方面,徐世勣放弃黎阳其他郡县,只守黎阳仓城,实行坚壁清野战术。另一方面,李密避其锋芒,以骚扰战术消耗宇文化及的军粮。这基本上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所谓猛虎临死一搏,可以伤人,宇文化及眼见余粮将尽,便狗急跳墙地准备殊死一搏。发现了玄机的李密又聪明地使用了缓兵之计、拖延战术,只要耗尽对方的粮食,则不战而胜。所以李密假意要和宇文化及议和。宇文化及大喜过望。然而李密的部下出现了叛徒,把李密的计划全部告诉了宇文化及。
恼羞成怒又深感绝望的宇文化及像发疯的狗一样,只盯着李密,也不求夺粮,只求决战。李密仓促迎敌,结果两败俱伤。宇文化及的十万精锐被打散,大部分向李密投降了。但李密的猛将锐卒也损失惨重,最可惜的是号称足当百万的内军,以及身经百战的李密军的精华,就此一朝散尽。
失去了军事核心力量对于一支政治队伍的影响是可怕的,李密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寄希望于他所收编的那支骁果军,只要给他一点时间,他有信心再打造一支精锐之师。于是李密“厚抚”了这支骁果军,但这样一来,使得那些随李密征战数年的部下眼红,他们不能理解李密为什么要厚此薄彼地对待这只曾经的敌军,这也是李密渐渐失去人心的开始。
李密派使者向东都告捷,准备克日入朝,多年来的经营终于要看到成果了。但万万没想到本已被打蔫了的王世充又先发制人了,他发动政变,控制东都,宣告李密东都和平演变的机会彻底破产。
李密不相信饿不死王世充,于是又把东都围起来了。但是,因为时值寒冬,李密缺布,王世充缺粮,李密的手下邴元真等人一致请求下,要和王世充以粮换布。这让本来势必被围死的王世充又喘了一口气,也正是这一口气拖到了李密的败亡。
王世充得到粮草之后,想寻求和李密殊死一搏。裴仁基认为不应决战,直接困死王世充就可以,李密自己也这么认为:
“今东都兵有三不可当:兵仗精锐,一也;决计深入,二也;食尽求战,三也。我但乘城固守,蓄力以待之;彼欲斗不得,求走无路,不过十日,世充之头可致麾下。”魏征对长史郑颋献计,也与此类似。
但诡异的是瓦岗旧将单雄信和骁果降将陈智略等人纷纷请战,众意难违,李密被迫应战。但早已精锐失、元气未复的李密根本抵挡不住王世充的困兽之斗,程知节和裴行俨等人被重伤,此骁将孙长乐等十余人被重创。兵败如山倒,接下来,李密的军队基本上对王世充一触即溃。
更加致命的是,单雄信直接率部投降,骁果军也相继投降,郑颋守偃师,部下也献城投降。偃师本来是单雄信协助驻守,这位献城的“部下”,与单雄信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偃师城中重伤躺着几乎所有的内军骁将,以及行军元帅府包括裴仁基、郑颋在内的大部分重要官员,以及高层人员的家属,全部被王世充俘虏。其中也包括洛口守将邴元真的家属。
偃师丢失,实在太过致命,但是好在洛口还在,根本未失,之前多次不利,都是凭借守住洛口东山再起。于是李密驰向洛口,走到半路,这时又知晓了邴元真已经和王世充联络,准备投降。真可谓走到哪里,哪里投降。
于是李密再度逃到虎牢,王伯当也率领金镛的留守军队来接应。邴元真果然也投降王世充。这个时候,徐世勣仍然在黎阳,有二十多万人,李密想去投奔,有人说,杀翟让的时候,徐世勣差点被杀死,现在“创犹未复”,怎么能保证其忠心呢?李密这个时候已经没人可以相信,于是再度和王伯当跑到河阳,只剩下两万人马,之后归唐。归唐之后的李密就再也没有生命力了。
徒留疑云惑青史
回溯李密败亡的整个过程,不禁有了疑惑:
1、对阵宇文化及的时候,究竟是谁出卖了李密?李密当时带过去的都是身边心腹,而且一般地位低的人也不可能接触到那么高的军事机密。联系李密和徐世绩的矛盾,以及李密兵败之后,徐世绩无动于衷的表现,不得不说徐世绩的嫌疑很大。
2、众人谋反的时机巧合得有点诡异。那些劝说李密应战王世充的将领几乎同时投降,甚至一仗没打。而当时的王世充也是强弩之末,远表现不出争霸天下的气势出来。为什么那么多将领会反李投王呢?单雄信因为“翟让事件”和李密早有矛盾这是肯定的,但单雄信要反的机会其实很多。想来想去,只能从骁果军投降这件事上面来分析。
陈智略等人是粮尽投降,并非真心归附,之前更受到李密伪和戏弄,也难免心生怨言。另一方面,骁果军受到李密心腹的排挤,也不敢相信李密是真心接纳,日后必定会过河拆桥。拿下东都后,肯定会将骁果叛将拿来给皇室报仇,然后接手骁果军。所以这个时候陈智略等人和单雄信等一拍即合,先力主决战,再临阵倒戈。单雄信当时本部不过几千人马,单独反水并不能让李密崩溃,骁果军几万精锐就不一样了,而李密精锐丧失,这些因素加起来,坚定了单雄信反叛的决心。
3、偃师失陷,不可能也是巧合。郑颋作为长史,并不掌军,能做到献城投降的,除了单雄信,不做第二人想。
4、偃师失陷,大量重要人质被抓,几乎给李密来了个釜底抽薪,然后洛口紧跟着投降,难道不是一个阴谋?
李密一生识人无数,但就是缺乏了一点杀伐果断之心,往往“惑于众议”。从而给了那些阴谋者更多的机会,否则李密的结局也不一定会是这么惨淡收场。
纵观李密的一生,即使他不成功,但你依然很难不钦佩他。除了缺少一点帝王的霸气和果决,也缺少了一点帝王的命,除此之外你很难找出他太大的毛病,有智慧、有谋略、有远见、有担当、有理想、有情怀……这也是我经常觉得李密被历史掩盖了的原因。
魏征在杨玄感和李密的合传中,对杨玄感无一褒扬之词,然而评价李密,却说他“声动四方,威行万里”,失败的原因则是“运乖天眷”,运气不好而已。《旧唐书》则认为其他人不配和他合传,单独列传,为传记第三,仅仅在例行公事的后妃传之后。从中我们也可以侧面地了解真实的李密的轮廓,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