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所希望和赞美的勇敢不是体面地去死,而是勇敢的去生活。
——卡莱尔
生活苦吗?
苦。
命运无情吗?
无情。
那不如放弃吧。
在无数个濒临崩溃的夜晚,我曾有过这样的念头。
那时,在我的认知里,体面地去死就是一种值得赞美的勇敢。
既然活着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还要每天承受着各种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压力,不如勇敢地就此解脱自己,或许还能换来他人的赞美。
我以为这世上没有比主动放弃生命更勇敢的事。
可看完电影《活着》以后,我才发现:“体面地去死”不过是青春年少时,未曾经历风雨时热血少年的稚嫩抉择。
人生一世,没有谁的生活会一帆风顺,不圆满才是生活的常态。命运会时不时地捉弄人,但也不过几经沉浮罢了,哪怕再悲惨,熬过去就会换来新生。
生容易,死容易,难得是经历所有的苦痛后,依旧能够勇敢的去生活。
命运不会按照谁的设想前行,当我们以为度过了劫难,生活将要越来越好的时候,它或许会再给我们一记重击。
面对它的无情和反复,很多人拜倒在脚下,被它磨光了所有的耐心和坚持,臣服于它;
有的人就此沉沦,放弃了自我;
而有的人,却让生活从苦难中开出了花,活出了一个更真实的自我。
就像《活着》里的福贵一样:他的一生没有像自己的名字一般大福大贵,反而一波三折,一次又一次地无限接近死亡,一次又一次的看着至亲至爱先他而去,可他却没有因此放弃生活。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
小人物福贵的一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那无声的英雄主义,更让我们明白:在这世上,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真正的勇敢不是体面地去死,而是勇敢的去生活。
时代背景造就的一曲人生悲歌,成为了无法超越,耐人寻味的文学经典
电影《活着》,是张艺谋导演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活着》,于1994年上映。
小说曾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包揽台湾、香港、法西兰国内外多种文学奖。并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并于201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的小说。
它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福贵的一生。
前半生,他从高高在上的富家子弟,成为流落街头的落魄少年,再到为家苦撑,向命运低头的唯唯诺诺之人。
后半生,本以为改过自新,戒赌的他只想一家人在一起,过和和美美的平淡生活,却不曾想命运的巨轮又一次次碾压过来。
在那流水般的岁月里,他先后经历了丧母、丧子、丧女、丧妻、丧孙之痛。所有的亲人都走在了他前面,徒留垂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伴。
如果说我们被家人冷落;被同事排挤;被领导误会;被生活所累很苦。那我想即使再苦,也苦不过福贵一次又一次与死亡亲密接触。
我们抱怨命运不公,那他的命运又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乍一看,我们依旧会把这一切不幸归咎于命运,可细品之下便会发现:命运不过是推波助澜罢了,福贵一生的悲剧离不开的,是时代。
01四十年代
四十年代,国共内战的第二阶段,也就是解放战争时期。
龙二设计,让好赌的福贵输掉了唯一的家宅。从此,他从高高在上的少爷,一下子跌落成住在破乱小屋里的落魄人。
当家珍带着儿子回到这个家徒四壁的地方时,为了养家糊口,福贵带着一箱借来的皮影四处奔走,开始了他的说唱生涯。
本来靠着唱皮影赚来的钱,他可以维持一家的生计,过着不富裕但也不会挨冻受饿的平淡生活。
可时代不饶人。
国共内战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但依旧负隅顽抗。在垂死挣扎之际,他们到处抓壮丁,试图挽回早已注定失败的局面。
很不幸的,福贵和他的皮影班子成了被抓的一员。
在妻儿老小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被迫入了军队。一声招呼都没有,他就消失在了老母亲和妻儿面前。
突然断掉的经济来源,让本就只能勉强温饱的家,一下子变得岌岌可危。原本就已病痛缠身的老母亲因为无药可治,在遗憾地离世,至死也没能等回心心念念的儿子;
女儿也在一次连续的高烧中,再也无法言语;
妻子家珍为了养活孩子,做着风里来雨里去的送水活计……
当国家解放,内战结束。他风尘仆仆的赶回家时,看到的便是深夜送水的妻儿。
那一刻,妻子家珍回荡在夜色里的一声声哭喊仿佛在诉说着时代带给他们的痛苦。
但岁月不会因为谁凄苦就停下脚步。福贵只是在那场战乱里众多破灭家庭的代表,他是幸运的。至少苦难过后,他见到了自己的妻儿。更多的是因那场战乱失去生命,再也无法团聚的人。
他们的苦,我们无从得知。
但时代不会停下脚步,生活也不会就此停歇。哪怕满身伤痛,也只能往前走。
02五十年代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五次土地革命也随之展开。
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国家对地主阶级坚决打压批斗。
拥有那院房的龙二被扣上了地主的帽子,更因此被枪决,整整打了五枪。
在归家后目睹这一切的福贵,吓得尿了裤子,自此他不敢对国家下达的决定有一丝丝的质疑。
国家要制铁,他就乖乖的拿出家里所有的铁器,包括吃饭用的家伙;
当儿子为了保护被欺负的姐姐,出头教训其他孩子时,别人一句“搞破坏”,他就当着众多人的面,狠狠地打了孩子;
在听说区长要来,学校要求所有孩子去参加炼钢时,他更是不甘落后,想要表现于人前……
在1958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制订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运动下,人们的思想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导致当时的“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再加上龙二之死对福贵的影响,他也成了那个被时代同化的人。
故而,当有庆的同学叫他去学校炼钢时,福贵叫醒了本不打算去学校的有庆,谁知这一去,竟是永别。
家珍说,倘若那天没让有庆去,倘若那天拦住他爹就好了……
可是人生没有假如,即使那天拦住了福贵,也改变不了他受时代浪潮的影响而形成的思想。
时代与个人的命运总是息息相关的,有庆的死不是意外,而是在那样的时代思想下,必然会产生的又一个悲剧的代表罢了。
03六十年代
儿子有庆走后,福贵一家一度崩溃,但还是挺了过来。他和妻子把所有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了哑女凤霞身上。
幸运地是,凤霞嫁了一个不错的人家,一家人的日子眼看苦尽甘来了,却又赶上了“十年文化大革命”。
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毛泽东同志领导和发动了这场革命。革命以“文化领域”的批判为主,红卫兵组织蜂拥而上,到处揪斗领导和教师,许多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知识分子遭到批斗。
在那时,不论是多年来一直跟着党走的镇长;
还是始终支持革命的军长;
甚至连医院资深的大夫;
只要是年纪大一点,有一定文化的,都被扣上了“走资派”的帽子,批斗关押了起来。
文化被糟践,时代前进的步伐就此束缚,人们自然陷入了更深的苦难。
凤霞待到生产时,医院只剩那些自称大夫的年轻护士,那些久经手术,经验丰富的资深大夫都成了阶下囚。
当凤霞平安产下孩子,遭遇大出血时,那些年轻的护士比家属更加手足无措。福贵和家珍只能眼睁睁看着凤霞失血过多,死在自己面前。
你说这是命运弄人吗?
不,这是时代在吃人。
如若没有这场错误的“文化大革命”,所有的大夫没有被关押,福贵一家的生活应该是另一番模样了。
影视源于生活,却比生活更加美好。
电影在凤霞离去后戛然而止,把一切停留在福贵和妻子外孙共同生活这一刻,给苦难的生活留有了一丝希望。
可真正的生活远比剧情更加刺痛人心。它不会因为厄运频频降临而喊停,哪怕心早已千疮百孔,鲜血淋漓,生活依旧要继续。
小结
一部《活着》,从40年代到60年代,它展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一个小人物的家庭兴衰。
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普通人物的人生,本质上却表达着国家在成长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挫折和困苦。以小人物反衬出国家当时艰难的处境和一路的辛酸曲折。
时代造就了一出人生悲剧,却也让我们看到了在人面对极端的死亡和厄运时可能产生的态度。
福贵一生悲惨,却在漫无边际的苦难里,坚强地活着。
在这世上最无与伦比的勇气不是死,而是是活着。
活着就是对一切荒诞和现实最有力的反抗。
这世上,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生存本身就是对荒诞最有力的反抗
01
柴静说,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
在这世上,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
从小锦衣玉食的徐福贵,本是地主家的少爷。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惬意生活。
他从不需要考虑如何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生存下去,也无法想象有人会为了温饱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更遑论生死。
他的前半生,唯一想着的一件事就是如何打发百无聊赖的生活。
顺理成章地,在那个没有太多娱乐方式的年代里,他把时间和精力交付给了赌博。
每天一到晚上,他便坐在了赌桌前。熟稔的摇骰子,淡定的开盘;
哪怕一晚上没有赢过一局,他也只是熟练的翻开那本专属于他的账本,签字画押,继续重来。
此时的他,无论脸上还是眼里,都没有一丝一毫惊慌之意;
哪怕他输了一晚上,回家迎来的就是老父亲劈头盖脸的辱骂,他也习以为常;
即使怀有身孕的家珍一次又一次地劝他戒赌。他也总是在口上应和着,然后在傍晚时分再次跨进赌场大门。
他以为人生会如此这般度过。没有经历过世间沉浮的他从未想过,自己也会有跌落尘埃的一天。
在龙二和赌场老板的合伙设计下,他输光了自己抵押的那院房;
家珍也在多次规劝无果后,带着肚子里的孩子和女儿伤心地离开了;
老父亲在处理完他的赌债,把房子交付龙二后,气死在了家门口……
原本生活在天堂的他,一时间一无所有了。面对如此的巨变,他大可以一死了之,解脱自我。
可是他没有。
原本回家都要专人背着接送的他,拉着一车行李,佝偻着昔日直挺挺的腰板,走向了另一个他从来不曾想过的天地。
在那个天地里:
没有成群伺候他的佣人,有的只是时时从破屋缝里钻进来的虫蚁;
没有锦衣绸缎,美酒佳肴,有的只是勉强饱腹的粗粮;
没有坐吃山空的家产,有的只是放下身段,丢掉面子换来的几个银钱;
……
他本是高高在上,安于享受的少爷,一下子跌落尘埃,成了人人都可以小瞧一眼的蝼蚁。
面对如此境遇,他安然处之。
有人说,寒冬来临的时候,最好的取暖方式是接受。面对变幻无常的命运,福贵没有就此沉沦。他接受了命运给他的“馈赠”。这,便是最好的开始。
在现实生活中,多得是因为感情破裂,无法接受最终了结自我的人;
也多得是事业不顺,就此沉沦抛弃一切的人;
更不乏历经打击一蹶不振,认为人间不值得的人。
他们在命运的百般变幻下,选择了屈服。要么整日浑浑噩噩,行尸走肉般活着;要么一死了之,选择了逃避。
可是,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每天都在变。我们必须学会接受,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当命运的巨轮碾压过来,要想在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里活下去,必须像福贵一样,拿出勇气,直面痛苦,学会接受。
生活本就是七色板,会有成功与挫折,痛苦和喜悦,孤寂与温馨,甜蜜或悲伤。
幸福与喜悦每个人都会高举双手迎接,但苦难和悲痛也不该避之不及。
鲁迅先生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
一个人只有拿出勇气接受所有的不如意,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才能让人生有更多新的可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02
阿尔贝?加缪在《西西弗神话》里说:生存本身就是对荒诞最有力的反抗。
原本我对这句话有些费解,可看完福贵的后半生,我便懂得了它的含义。
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为赌而活,那他的后半生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在一无所有戒赌之后,离家出走的妻子带着儿子回来了。一家团圆,妻儿老小成了他此刻活着的全部意义。
为了赚钱养家,他放下曾经高傲的身段,去找了那个让自己一无所有的龙二;
为了让她们生活的好一点,他背着借来的一箱皮影走街串巷,来回奔波;
在不幸被抓入军营,回家无望时,他从冻死和倒下的士兵身上扒衣服……
即使已经到了此等地步,他也依旧背着那箱皮影。不管去到哪里,哪怕在逃命时,也不愿意撒手弃掉。
在别人眼里,那不过是一箱破皮影。
在他眼里,那就是他活着的意义。
皮影在,他就能靠它养活妻儿。他不肯舍弃的从来都不是皮影,而是一份支撑他活下去的希望。
当他几经波折从死人堆里活下来回到家的时候。在那空无一人的昏暗夜色里,他看到了心心念念的,推着推车挨家挨户送水的妻儿。
那一刻,所有在军队为了活着而受的苦,都变得值得了。
本以为人生到这里,也算是苦尽甘来,能够见到“鸡变鸭,鸭变鹅,鹅变羊,羊变牛”的美好生活。却不想,命运再一次把魔爪伸向了福贵身边的至亲至爱。
在母亲抱憾离世后,有庆也在一次意外中永远的睡着了。而更加讽刺的是,造成这场意外的竟是福贵当年的朋友春生。至此,他只能把伤痛和着血水咽下了肚。
可旧伤未愈,又添新痛。生产时,女儿凤霞也从他的世界里消失了。
儿女的离去让妻子伤痛难捱,终是先他一步走了。独留于身边的女婿不久后也遭遇意外,甚至于尚不谙世事的外孙也因为在饥饿过后,吃豆子撑死了。
至此,所有的至亲至爱都消失在了福贵的生活里,他曾经所有为自己而找的活下去的意义都不复存在了。
本以为成了孤家寡人的他,会跟随他们而去,但他没有。
他终是熬到了“鸡变鸭,鸭变羊,羊变牛”的那天,和那头名为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共度余生。
故事到这儿结束了。
乍一看,面对如此荒诞和残酷的命运,福贵一直是逆来顺受的。但其实,那是一种无声的反抗。
只有经历过极端伤痛的人才明白:不是所有的反抗都是掷地有声的。
面对生活的不如意和命运的无情碾压,生活变得极度荒诞,努力地活下去,就是一种无声却有力的反抗。
命运越是要我们低头,我们越是要抬头挺胸的往前走。
它越是要让我们失去所有生存下去的意义,我们越是要生存给它看。
记得电影《时时刻刻》里说:你要把人生看透彻,一定要真实地面对人生。
离开这个充满伤痛的世界很容易,但这不过是逃避真实人生的一个手段罢了。
面对伤痛,我们只有直面它,才能弄清人生的本质,真正的热爱生命,学会并且舍得放下。
离开的人已经离开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自己的人生还要继续,不仅要活着,还要带着他们的那一份儿,好好的活着。
这,才是对残酷命运最好的反抗。当命运希望你随风而走的时候,你必须学会逆风飞翔。
生存,看似最简单,实则与登天之难比肩。
当所有坚守的意义都随风飘散,活着变得无比艰难时,活着才具有深刻的意义。
就像余华老师所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其实,面对生命的无常,命运的反复,为了活着而活着,才是最高级别的生存。
结语
《瓦铭》有言:大厦不倾,匪一瓦之积,黎庶之安,乃众贤之力。
时代的发展影响着人,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却也与国家的前进发展息息相关。
民乃国之本。
时代的变迁导致了人民的悲剧,人民的态度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强弱。
人,面对苦痛,死很容易。
国,面对挫败,放弃很容易。
但活着,注定是要经受考验的。凤凰涅槃方能重生,人与国更是在磨难中成长的。
一个人的能力虽然有限,无法瞬间改变所处的时代,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民众在苦难面前不放弃,拿出态度和勇气,努力的生存,才会让国家有蜕变和新生的可能。
国家在挫败面前不后退,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才能逐渐强大,成为人民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