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欺负听话的人


不要欺负听话的人

“人不能欺负听话的人”

最近这句话很火,

出自张文宏医生。

有的时候我们总说,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但这并非不能改变。

霍布斯说过:

发生一个无辜人身上的苦难,

也可能发生在所有人身上。

善待所有人,

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

都应该做的事。

为众人抱薪者,

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为大众谋福利者,

不可使其孤军奋战;

为自由开路者,

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不让老实人吃亏,

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努力做事的人不被辜负,

遵守规则的人得到尊重,

这个世界才会越来越好。

不要欺负听话的人


阳光虽然晴好,还是不能乱跑。

疫情仍旧严峻,新闻各种刷屏。

热搜上,又一位医学专家——张文宏火了,这位上海医疗组组长被网友们评为“超硬核”。

不要欺负听话的人


其实,一下子点燃大众情绪的,是那句“不能欺负听话的人”,每个人恐怕都会一下子联想到,自己“人善被人欺”的时候吧。

在这个人人精神紧绷的关键时刻,在诸如“搞不清口罩数量”、“对感染人数一问三不知”这些能把人气笑的新闻里,听到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发言,不亚于看《战狼》时听到“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心情。

当然,在这个特定的事件背景下,对这句话的解读,不能断章取义。

“听话的人”是第一批冲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并非就是“被欺负的弱者”,他们更应该是专业过硬、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的群体。而即将换岗的一批医生也并非就是“不听话的人”,他们也应该是服从安排、随时候命的后备军。

不要欺负听话的人


那么,为什么大家对这句话疯狂点赞,因为它是从一位高级专家、一位管理层人士,或者简单说,就是一位领导的口中说出,这就更加满足了,普通人对掌控权力者的完美期待。

它的意思在大家听来,就是“不要欺负老实人”,不能“吃柿子捡软的捏”。

看,“老实人”、“软柿子”可都不是啥好词,谁愿意被冠以这样的外号呢?可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难免有时会“受欺负”,那些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太老实”、“太好讲话”、“太听话”。

而人的内心深处,也是喜欢和听话的人相处的。

善意地去想,因为他们基本不会拒绝,任劳任怨没有抱怨,几乎不制造矛盾,和谐融洽。恶意地去想,因为他们基本不会反抗,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得利益最大化,且不用背负道德的负担。

这种关系,并不仅仅存在于职场、领导和下属之间,只要有不对等的关系,只要有利益的交换在其中,就会有你强我弱。

比如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听话的那个肯定是被使唤最多的;比如老师和学生之间,乖乖好学生总是被分配到各种任务;比如朋友和朋友之间,好讲话的那个也许是付出更多的;比如兄弟姐妹之间,性格好的是理所应当要为家庭做奉献的。就是夫妻之间,亦可以类比。

不要欺负听话的人


比如我们家,姐姐听话老实,妹妹刁钻机敏。面对同样的要求,妹妹不假思索就是“不好!我不要!”,姐姐就算不愿意,也还是会沉默不语地去做好。那么,爸妈一有事要使派,你说会找谁?

对于总是拿钉子给你碰的人,或者敬而远之,或者先安顿之,就算恨得牙痒,也无奈何。

“奇葩说”里有一段辩论说到“好人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佛,坏人只要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凭什么啊!”

大笑之余,其实是值得思考的。

回想自己的前半生,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话”,当然也有性格因素在其中,所以,一路听话地走来,长成“完美小孩”。认认真真读书,老老实实工作,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不会说“不”的,或者是不敢说,怕一下子打破了那个“完美形象”。

除了做好本职,还对任何外加的事都一口应承,初始,那也是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的获得,觉得大家都需要你。

渐渐的,很多“分外之事”都成了“分内之事”,起先的“有求必应”变成了“必须要做”。十桩事有一桩没做好,就是失职,懊恼不已。可是,大家都忘了,原本就是一桩也不用做的啊!

于是,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追问内心到反思人生,需要一直这样听话来寻找和获得被认可吗?当然不必。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权利,拒绝也是其中之一,而且,你要经常用到它。

不要欺负听话的人


网络上有一段话很流行——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为大众谋福利者,不可使其孤军奋战;

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所以,我更愿意教给孩子们的是:听话,但不做老实人。

听,是听从自己内心的话语,让自己拥有选择的权利,有能力压制而选择宽容的态度。

不欺负听话的老实人,背面含义不就是——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为什么这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在华山医院张主任说出它时,能让无数人感动不已,不就是因为,我们都还保有美好的期望,哪怕它,暂时看来似乎遥不可及——

让努力奋斗的人不被辜负,让遵守规则的人得到尊重,这个世界才会越来越好。


桂ICP备1600473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