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4月9日是“国际养胃日”。古人云,十人九胃,说明自古以来胃病都是很常见很普遍的一种疾病。 南京市第二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张斌介绍,胃病其实包括胃这个器官的很多种疾病,最常见的就是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胃结石、胃癌以及胃反流病、胃结石、幽门梗阻等疾病。 这些胃部疾病名称各异,但胃病的症状缺乏特异性,也就是说一样的症状,经过检查,却是不一样的疾病,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样去发现我可能得了“胃病”呢?就主要从症状来观察。
胃病常见的症状有:
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早饱、反酸嗳气、口苦腹胀、呕血黑便等,上腹部的疼痛可能表现为餐后痛、饥饿痛、夜间痛等形式,但疼痛性质大多不剧烈。当你出现上述情况,就有患胃病的可能。
什么原因会导致胃病的发生的呢?
我们都知道胃内是一个强酸环境,可以消化熟肉、生肉也不在话下,那么为什么我们的胃没有被消化呢?是因为我们胃有很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当胃的受损因素损害了胃的保护机制,就容易出现胃病。
那常见的损害因素有哪些?
第一种是胃黏膜的直接损伤:比如酒精、药物、空腹喝牛奶豆浆、喝浓茶、吃辣椒等情况会直接损伤胃粘膜,削弱胃的保护机制。 第二种是饮食不合理造成的胃胀消化不良:比如有的人长期便秘、有的人晚餐吃的过饱,睡前吃夜宵,不规律饮食,饥一顿饱一顿会导致胃功能紊乱。 第三种是精神压力过大引起的胃病。有人精神高度紧张、压力过大,熬夜,导致食欲减退,也可以直接损伤胃的功能。
当我们的胃出现问题的时候,哪些方法可以确定诊断呢?
最常见的直接检查就是胃镜,在镜下直观的情况下,医生可以直接判断疾病的形态,如果对于病变有疑问,不能确定,可以取活检,在显微镜下观察,有助于诊断。 以前认为,胃内强酸环境,应该没有细菌生存,自从科学家们发现胃内存在一种幽门螺旋杆菌后,在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旋杆菌认定为一类致癌物。所以还有一项通过吹气的方法确定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也成为了临床常见的检查工具。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可以通过影像学的检查,比如消化道钡餐、CT等确定,但是都不如直接直观的检查准确,这些方法适用于不能做胃镜检查的一些患者。 说到胃镜检查,有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我能吃能喝,没有任何不舒服的就不检查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人体是有一定代偿能力的,只有当疾病发展超过人体代偿的情况,才会出现症状,尤其是消化道肿瘤,缺乏症状特异性。就拿胃癌来说,中国和日本都是胃癌发病大国,在中国,90%病人确诊的时候都是胃癌的中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在日本,因为达到了胃镜检查的普及,70%的胃癌患者确诊都是早期,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期。所以一定要重视常规体检,把胃肠镜检查作为体检的一个项目。
那么哪些病人需要做胃镜检查呢?
1)建议40岁以上人群无论男女,每年都要定期做胃镜检查。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怎样保护我们的胃?
如果患了胃病,除了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嘱服用药物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做,减少我们患胃病的机率呢? 1、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保证高质睡眠 。 2、饮食要规律。三餐要定时,晚餐要控制,俗语说“晚饭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 3、要注意控制烟酒辣椒,浓茶、咖啡对胃黏膜直接有损害,建议适当饮用。空腹的时候不要喝牛奶、豆浆等等高蛋白食物。 4、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细嚼慢咽时唾液分泌增多,又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进食时狼吞虎咽,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势必增加胃肠的负担。 5、饮食要注意卫生,不混用他人的餐具、牙具,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以预防各种胃病。 6、临床用药要注意,有些公认的伤胃的药,比如红霉素、激素、感冒药退热药等等,服用的时候要注意。 7、饮食粗细搭配,荤素合理。 交汇点记者 王甜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