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乌毛蕨叶
出处:出自《野生药植图说》。
英文名:Leaf of Oriental Blechnum
来源:药材基源:为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的嫩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echnum orientale L.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m。根状茎粗壮,直立。叶柄坚硬,长可达60cm以上,基部被狭线形褐色鳞片;叶片卵状披针形,长40-120cm,宽25-40cm,1回羽状复叶,顶片与最近的侧羽片贴生;羽片多数,斜展,互生,狭线形,长15-23cm,宽1-1.5cm,渐尖,无柄,全缘;叶亚革质,细脉密集,平行,分叉或单生;孢子囊群线形,沿中肋两旁着生,囊群盖同形,向中肋开口。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溪边阴湿地。资源分布:分布西南、华南,至湖南、江西、浙江等地。
性味:苦;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野生药植图说》:捣敷肿痛,可消肿、拔毒、生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