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胡子花
出处:《云南中草药》
别名:青刺尖、刺珠、小毛毛花(《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黔桂槌果藤的根皮或叶、花、果。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蔓性灌木。单叶互生;矩圆形或倒卵形,长2~6厘米,宽1~2.5厘米,光滑,全缘;托叶钩刺状:花1~4朵腋生或侧生;白色;雄蕊多数,长伸;子房有长柄。浆果,球形。
生境分布:生于旷野、河边或疏林下。分布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性味:《云南中草药》:"苦,寒。"
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根皮,清热解毒。治扁桃体炎,牙痛,大疮,痔疮。"②《广西植物名录》:"叶、花、果治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