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毛苣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别名:扫工色尔布(藏名)
来源:为菊科植物绢毛苣全草。7~9月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高4~25厘米。茎膨大而中空。叶倒披针形、线形或披针形,先端钝或圆形,全缘或稍有齿。头状花序密集于茎端;小花黄色;冠毛白色。
生境分布:多生长于高山草地。分布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治跌打损伤,咽喉肿痛,风湿疼痛,炎症发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桂ICP备1600473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