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的一些科普文章中有很多关于食物酸碱性质的说法。主张选择食物要注意酸碱平衡,特别强调酸性食物对健康是有害的。这些说法在我国居民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看这些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该不该提倡呢?
食物在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吸收和各种复杂的代谢反应形成树以千万计的产物,这些产物有既有酸性、碱性还有很多呈现中性。而血液中的酸碱度是各种代谢产物综合平衡的结果,并不是仅仅由食物燃烧后剩余的几种矿物元素就可以决定的。
健康人血液的PH值恒定保持在7.35~7.45的范围。一般不会受摄入食物的影响而改变。除非在消化道、肾脏、肺等器官发生疾病造成人体代谢失常的时候有可能会受到影响。虽然食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但人类在长期适应膳食条件下体内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缓冲和调节系统,得以保障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
酸碱平衡论说法宣传的谷类、肉类、鱼和蛋等酸性物质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酸性体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生。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能够矫正酸性体质,从而起到防治慢性疾病的作用。实际上蔬菜水果能够预防上述慢性病的发生是因为他们产生能量低,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元素、膳食纤维以及对健康有益的植物化学物质,并不是所谓的碱性起的作用。所以说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如果真的要按照酸碱平衡论来纠正酸性体质就可以起到预防慢性病的话,那么我们每天服用小苏打(碳酸氢钠)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的平衡膳食原则。
健康美味,营养搭配,从每一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