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看,已经接触中医中药差不多十年了。刚最开始的《黄帝内经》,还是听音频的。是梁冬对话徐文兵的节目,听了以后很有感触。对中医也有了新的理解,以前一直以为中医是用来保健的,西医才是用来治病救人的。直到听了这个节目,才知道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被我们的社会主流遗忘了。
现在的人太忙,忙着生,忙着死。少了一颗慢慢品味人生旅途的心,多了一颗心急火燎速战速决的肝。所以现在很多人,容易肝火旺。社会节奏的变快,物质生活的过剩,真的能让我们长寿吗。虎豹奔跑迅速,乌龟爬行缓慢,但论寿命来讲,还是后者更为长寿。《黄帝内经》开篇也有说,上古之人,皆度百岁,而今世之人不然也,何也?是由于现在的人经常喝酒,喝醉了又行房, 一味追求感官快乐,起居没有规律,所以老得很快。这个道理,现在看来也很适用。
后来又接触到了倪海厦老师,被誉为中医鬼才。看了倪师的视频讲解,觉得中医真是博大精深。一口气看了,《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直到这时才开始,对中药有初步认识。慢慢地也会观察身边的植物是哪味中药,有什么作用。
知道了小时候在山上摘的金樱子,是能固肾涩精的。在溪水里石菖蒲,是能利水渗湿的。此外还看了记录片《本草中华》和《本草中国》,对地道药材和中药炮制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中药采收讲究时令,三月茵陈四月蒿 五月六月当柴烧。更讲究产地,比如三七的道地产地在云南文山,别的地方就算有,质量也比不上当地的。这就是中药讲究的地方。另外有些中药是有毒的,要经过加工才行,比如乌头,不能直接入药的,要久煎才行。
《黄帝内经》被视为中医的鼻祖,其次才是《伤寒杂病论》。后者主要是讲方药的,比内经更贴近实用。郝万山老师讲的《郝万山伤寒论讲稿》还是很好的。通俗易懂,又结合郝老师的个人行医经验,比较能为人接受。其中有个例子让我印象特别深,一个通县的农民半夜开始参加五一大游行,他晚上就冻到了,白天又走了很多的路,在他又累又渴的时候喝了很多的冷水,之后每年五一开始他就有过敏性哮喘,到了十一又好了。看了很多医生都看不好,当时郝万山跟着抄方的宋耀志老师,给他开了二个药,枙子15克,焦山枙15克,淡豆鼓15克。病人连吃了二个半月,病人就好了。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因为病人在大热的情况下喝了大量的冷水。他那不是喘,是烦在胸中除不去。所以用了枙子鼓汤把胸膈中的烦去掉,病人的喘自然而然就好了。
此外还有李玉宾老师讲解的《四圣心源》,其中的一气周流的观点也很受启发。黄元御讲的一气,其实就是我们的胃气,一个人的胃气只要在,能实现正常的周流。就能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胃气就是五行中的土,大地生养万物。我们人体也是一样,胃气给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了原动力。所以一般说的只要胃口好,一般病都会慢慢好起来。就怕连米汤也喝不下去了,那就麻烦了。
中医讲究的是大局观,比如一间房子里有垃圾了,中医想的是怎么把垃圾扫出去。而西医的着眼点是,垃圾的构成,用什么消毒药水杀菌,是微观的方面。所以要做各种检查,才能看病。其中有个例子,是倪海厦老师讲的,一个人觉得他有心脏病,去医院做检查,可是当时机器检查不出来,要到病人病发了,机器才检查出来,可是病人也死在了机器上。不管中医还是西医,能把病治好,就是良医,不要拘泥于数据,数据能出错,但眼睛和手不会骗你。所以中医的舌诊和切脉还是很实用的,比较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