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四月份的清明时节正是采集茵陈蒿的幼嫩茎叶入药的时间。
茵陈蒿是菊科的多年生草本,在幼苗的背面可清晰地看见很多白绒,所以也称作绒蒿。
正是由于它的幼苗生有很多白绒,象是棉花一样软绵绵的,因此有些地方也称它为绵茵陈。
茵陈蒿有着明显而独特的气味,某些人又因此称它为臭蒿。
茵陈蒿性微寒,归肝、脾、胃、胆经等,可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茵陈蒿可以治疗湿疮瘙痒、黄疸和小便不利等症,在清明时节很多地方的人把它研碎和入糯米粉中做粿吃,因此被称为清明草。
茵陈蒿同野菊花和艾草的形态特征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它们的幼苗几乎就是长得一模一样的。
茵陈蒿和野菊花,以及艾草虽然都有香味,但是三者对比的区别非常明显,或许是分辩幼苗的最好方法之一。
不过,就食用而言,除了古籍本草说野菊花有小毒之外,应该都是可以食用的。
这不,清明时节的这些茵陈蒿被人掐了一茬又一茬,怎么也长不高。
不过,只要不施与化学除草剂,它们就照样可以年年长出来让人们祛病延年的同时大快朵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