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人生如一场筵席,死亡就是散场,唯有把握一点才不负此生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答案是,每个人终究会死亡。

死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关于死亡,我们很难正面来描述,却可以采用比喻的方式,来思考这一终极问题。

有哪些关于死亡的比喻呢?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从中你会获得不少启发。

1 “死亡”犹如“太阳”

用“太阳”来比喻死亡,是因为人人都知道太阳的存在,但没有人可以直接注视太阳。

如果你直视太阳,反而会感觉一片漆黑,因为太阳的光芒太强、太亮,会射伤人的眼睛。

所以,我们只能眯着眼睛,从侧面去看太阳,或趁日蚀时,一窥究竟。

“死亡”就如同太阳一样,我们做不到直视它,必须从侧面去看,即从别人的情形去了解。

近些年,有很多人研究死亡前出现的所谓“濒死经验”,这就是人类试图了解死亡而收集的材料。

2 “死亡”犹如“通道”

将“死亡”比喻成“通道”,这个画面很多人并不陌生。

一些电影在表现死亡时,都会出现一条通道,有一道白色的光引领;

透过那条长长的通道,可以看见过去的亲人与朋友前来相迎……

以死亡为通道,代表背后有一种信仰,相信人生尚未结束,而是透过这条通道前往另一个境界。

至于另外一个境界是更好还是更坏?

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还很难得到答案。


傅佩荣:人生如一场筵席,死亡就是散场,唯有把握一点才不负此生

3 “死亡”犹如“睡眠”

把死亡比作“睡眠”,这是苏格拉底提出的比喻

人在睡眠中有两种情况,一是睡着后会做梦;二是一睡不醒,不再有梦。

我们有时候会因为睡觉做梦,影响睡眠质量,所以常常感叹,要是能“一夜无梦”,一觉到天亮那该多好!

而苏格拉底认为,死亡即是一种睡眠。

在这种睡眠中,人完全没有梦,并且永远不用醒来,这岂非求之不得?

“睡觉”与“死亡”往往被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两者在表面上相当类似。

当然,有些人比较幸运,睡觉会打呼,别人一听声音就知道他还没死;

而有些人睡觉就让人担心,一点声音都没有,真不知他是否还活着。

比如刚出生的小婴儿,睡着后毫无动静,大人隔几分钟就赶紧去摸摸、看看,以免发生意外。

4 “死亡”犹如“散会”

有句话叫做: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是宴会,总有结束的时候。人生就像宴会,死亡就像散会。

我这几年很少参加宴会,就是因为不喜欢散会的感觉,让人怅然若失。

我常常会想起,年轻时在美国耶鲁大学念书的经验。

我有一位老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

每年春节时,余先生都会邀请学生到家里过年。

有一年,我们总共十个学生到场,其中有华人,也有外国人。

余师母烧了一整桌的菜,大家从下午六点一直吃到半夜十二点。

我们一看已是半夜,就站起来说:

“承蒙老师招待,实在是非常感谢,现在已经是深夜,我们也打扰太久,这就告辞了。”

余师母这时说话了,她说:

“我烧了一天的菜,难道你们吃完就走了吗?”

我们很不好意思,就请教师母,怎么做比较好?

她说,六个外国学生可以先回去,四个中国学生留下来。

结果,我们四人就留下来,继续陪老师和师母聊天,一直聊到第二天中午,师母才放我们回去。

师母说:“这个气不能散。”

就这一句话,多年来我一直谨记在心。

身在异乡,中国人能聚在一起的机会很难得,好不容易相聚一堂,就不想散会。

这段回忆使我深深感悟到:

当下,就是唯一要把握住的。

而“死亡”之于“散会”的比喻,则提醒我们:

人生就好像出席宴会一般,每个人这一生都要努力活得开心一点。


傅佩荣:人生如一场筵席,死亡就是散场,唯有把握一点才不负此生

5 “死亡”犹如“落幕”

除了“宴会”,还有一个比喻与死亡十分贴切。

即,人生像演戏一样,而“死亡”就如同“落幕”。

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乾坤一戏场,生命一悲剧”。

在人生的剧目里,人类表面上是主角,实则只是玩偶而已,一切皆由命运主宰,这叫做悲剧。

人生都是要演戏的,无论你是贩夫走卒,或是帝王将相,每个人在各行各业里,各有各的发展,各有各的角色需要扮演,如此才能构成完整的社会。

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个社会一定是集合了各个不同的角色,才能顺利地运作。

因此,我们对自己的角色不要有成见,要肯定自己在这一生所扮演的角色。

社会不能缺少任何一种角色,不珍惜自己的角色,不好好去扮演,就是不负责任。

到了落幕时,每个人都需要做个交代,评估自己的一生到底将各种角色扮演得如何。

该怎样扮演好自己一生中的几种不同角色,并且在它们之间顺利转换?

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需面对的问题。

6 珍惜自己所有

“死亡”听起来像是可怕的痛苦与灾难,事实上,它是所有人呈现生命特质的重要关键。

人生如果没有“死亡”,一切价值或值得珍惜的东西就变得不必要了。

正是因为有“死亡”的限制,我们对于真、善、美才会特别珍惜。

“死亡”使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必须做出选择,只有经过选择得到的,才会使生命展现明确的意义。

经由上面几种比喻,我们似乎对“死亡”有所审视。

但更重要的却是,人类“知道”死亡,却往往不“相信”自己会死。

所以,人们很少真正认真去面对“死亡”这件事,思考到底该怎样度过人生。

人生有许多愚笨的行为,其中之一就是:失去之后,才后悔自己所失去的。

是时候调整观念,加倍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了。

桂ICP备1600473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