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30岁之后,朋友会越来越少?

为什么30岁之后,朋友会越来越少?

| 哲学君

来源:哲学人生网(ID: zxrsnet)

岁月长,衣衫薄,来日并不方长。

曾经在知乎看过一个提问:为什么30岁以后会倍感孤独,朋友也会越来越少?

其中有一个回答特别扎心:

因为老朋友渐行渐远,新朋友又难以建立亲密的联结。

烟花易冷,人事易分。

人到了一定年纪后,就越加明白,人生是一条越走越窄的路,行至最后往往只剩下了自己。

为什么30岁之后,朋友会越来越少?

30岁以前:

活得越来越酷,朋友却丢了一路

前不久,是经典老剧《老友记》开播25周年的纪念日。

这部剧整整拍摄了十年之久,不仅承载了一代人的成长与回忆,更让戏里戏外的人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大结局之后,几位主演都痛哭流涕,他们信誓旦旦的说:

“虽然剧里的故事结束了,但剧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们绝不会让这段友谊就此散场的。”

为什么30岁之后,朋友会越来越少?

但事实上,从2004年《老友记》播完到现在,他们也只重聚过两次。

而这并不是因为友情消逝了。

只是这25年来,他们每一次相聚都会因为各种突发状况,而缺席一两人。

就像《破产姐妹》里麦克斯所说的:

分开后的第一周,我们可能还会挤出时间,每周末一起喝一杯咖啡。


过了几周,你就有别的事情不来,我也有事情不来。


然后接下来的六十年,我们都不会再见面。

岁月长,衣衫薄,来日并不方长。

即使那些真心相待的朋友,也终将会败给渐老的岁月和渐远的三观。

记得有一期《十三邀》邀请了吴孟达做嘉宾。

节目中,主持人许知远问到他与周星驰的关系时,一向健谈的他却突然沉默了。

良久之后,他才表示:

现在他们好像有一点老死不相往来的感觉。即使在公开场合见到,除了几句无聊的寒暄外,都没什么可说的。

为什么30岁之后,朋友会越来越少?

后来,吴孟达也特意解释道:

他们之间并没什么矛盾,只是工作环境的转变,再加上联系也越来越少,所以才日渐疏远。

为什么30岁之后,朋友会越来越少?

张嘉佳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写道:

“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30岁之前,你注定要经历无数个岔路口,和昔日老友们挥手作别。

但你也无需悲伤,因为你们终将要学会在各自的一方天地里,活成两道风景。

为什么30岁之后,朋友会越来越少?

30岁以后:

四海之内皆熟人,再难交到新友人

之前,在报刊上看过一则真实故事。

一位中年作家因工作的关系,结识了一位好友。

几次交往下来,两人都觉得相谈甚欢,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一次聚会过后,作家看着好友离去的背影,心中顿时有种很遗憾的情绪。

他心想,如果再早几年和这位好友认识,他们或许还能成为彼此的至交。

只可惜,当人走向成熟后再结识的朋友,无论你们有多么热络,最终都难逃无法亲密的宿命。

而事实证明,几年之后,作家与那位好友之间的友谊也确实止步于此。

两人也都十分默契地变成了点头之交。

为什么30岁之后,朋友会越来越少?

作家马伯庸在《土豪的危机:成年后如何交朋友》一书中写道:

“年轻时交朋友,只是因为一杯青岛纯生就可以上桌,而成年以后,我们的桌子抬高了很多。”

人到中年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闹钟都会铃声大作。

于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了轻重缓急和成本计算,在交朋友这件事上,更开始讲求性价比。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词叫做机会成本。

意思是说:当我们选择去做一件事之前,都是有机会成本的。

比如周末休息时,一位半生不熟的朋友约你出门,于是你的大脑就开始快速地计算、考量。

而与此同时,你又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本可以悠闲地在家宅一天。

但你却并不知道这次赴约会不会毁掉一个美好的休假。

所以,成年以后人们问自己最多的一个问题,从来不是“要不要”,而是“值不值”。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30岁之后,你注定要历经世事浮沉,在人生密密麻麻的事项和利益中寻求温暖。

但你也无需伤感,毕竟成长本就是一场孤独的旅程,你终将要学会与自己作伴。

为什么30岁之后,朋友会越来越少?

联不联系,依然惦记

几年前,电影《三峡好人》点映时,导演贾樟柯在现场提起自己的一段经历。

年少时,他与表弟的关系非常亲近,几乎每个寒暑假都呆在一起。

等到十八九岁时,贾樟柯离开家乡踏上了求学、拍电影之路,而表弟则走上了结婚生子的道路。

多年之后,功成名就的贾樟柯回到家乡。

当他再次见到表弟时,两人却相视一笑,不知该说什么好。

贾樟柯说:“虽然我们已经非常陌生,但我知道,他的内心涌动着所有的感情。”

为什么30岁之后,朋友会越来越少?

正如《千与千寻》中所说的: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


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成年人之间最好的交往态度,就是做好自己,亲疏随缘。

记得以前在一本书中读到,周恩来与好友吴国桢曾是金兰之交。

后来因为理想有别,两人便分道扬镳。但是,在各自的人生中他们却并未遗忘过彼此。

在书里有一段话,十分动人:

我们度过了亲密无间的少年时代,当时所有的想法都一样。


十几年没有见面也没有通信,再一次见到你,我们的理想已经天壤地别。


可是我仍然欣赏你,仍然像从前一样盼望和你天天见面。

古人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生命来来往往,那些无意间跌出你生活的朋友们,无论亲疏远近,终究都是来去自由的灵魂。

即使最终曲终人散,我们都要送上一句:惟愿好,祝久安。

为什么30岁之后,朋友会越来越少?

很喜欢作家乔斯坦·贾德在《苏菲的世界》里的一句话:

“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


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


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地来到世上一般。”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纵然我们注定要在行色匆匆的人潮中迎来送往、依依惜别。

但回想起曾经共度的时光,我依然很感谢你的出现。

与君共勉。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

长大后很难再交到知心朋友

就算交,也只是浅尝辄止

哲学君,来源:哲学人生网(ID:zxrsnet),感悟人生,享受智慧,做一个生活的智者。每晚十点,不见不散。

桂ICP备1600473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