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鲁:“您的胜利永远是暂时的,不过如此。”
里厄:“永远是暂时的,这我知道。这不成其为停止斗争的理由。”
塔鲁:“对,这不成其为理由。但是我不免想象,这场鼠疫对您可能意味的是什么。”
里厄:“意味着连续不断的失败”
会不会有一种病,每个人生来就有,它的病毒潜藏在每个人的骨血里,一旦找到时机,它就会爆发,而你生病了,却不自知。
它让你在群体的狂欢中失声,在巨大的生活幕布下对真相视而不见,在日渐消退的激情中将真理逐渐神圣化,更是塑造了一批居住在天顶的英雄人物。它偶尔被人性的光辉遮蔽,但它很难被治愈.。
我在加缪的《鼠疫》中找到了这种病,它在这本书里有了一个名字,它叫鼠疫。很难给它一个具体的名字,但它在这本书里,被描述的如此具体,所以姑且就先叫它鼠疫吧。
加缪是谁?他的全名叫阿贝尔·加缪。法国作家、哲学家,也是“荒诞哲学”的代表人。哲学家身份使得他的作品夹带着浓厚的哲学气息,导致解读时总能读出深层含义。1957年,加缪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彼时的他不过44岁。
他是诺贝尔奖得主,是高岭之花,他的作品注定不俗。《鼠疫》问世七十多年来,销量一直不减。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鼠疫》的背景是庞大的历史画幕。它没有在时间的长河里落幕,反倒是被人解读出越来越多的深层含义,这大抵就是经典的力量吧。
这本书说来也简单,相比起《堂·吉诃德》里700多个人物的恢弘场景,他里面涉及到的主要人物一双手都数得过来。而《老人与海》里桑迪亚哥经历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它也没有。
那它何以顶上经典的头衔?甚至于无数的人从里面窥探到生活的真相?
一、鼠疫就是生活,不过如此
奥兰城是一座有着几十万人口的商业城市,和所有的现代商业城市一样,里面的人每天上班下班,夜里狂欢呐喊,释放多余的梦想和精力。然而,突如其来的鼠疫困住了城里的人。
起初只是死了一个守门人,还有臭水沟里、垃圾堆里不断死亡的老鼠。人们对老鼠不甚在意,直到这些恶臭的老鼠在视觉和嗅觉上,都干扰到了大家的生活。一个守门人的死亡也掀不起多大波澜,直到日渐增长的死亡数字,开始侵入大家恐惧的内心。
于是灭鼠队出现了,政府的公告也出现在市政府大厅门前,上面写着防疫措施。但是这些都没用,最后,政府不得不下令封城。奥兰城封住了,人们还来不及告别就被迫分离。至此,奥兰城里的人开始了长达十个月的封城抗疫之旅。
疫情当前,里厄和一些医生同僚奋战在抗疫前线,每天高强度的工作生活也感染了一帮医生,这些人最后不幸逝世。在这个过程中,里厄结识了塔鲁,这个曾今的社会活动家是个无个人政府主义者,他唯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找到内心的安宁。在人手紧缺的时候,塔鲁组织起了卫生医疗队,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到了里厄。两个曾经不认识的陌生人为了同一个目的相聚到一起,并且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在抗击鼠疫的最开始,大家都很热情高涨,里厄去患者家中看诊,患者家属会很热情的打开门,并且亲自送他出门。塔鲁的卫生医疗队也招募到了一大批志愿者,忠厚老实的格朗在市政府工作的同时,还在下班后参加医疗队的工作。临时被派到奥兰城的年轻记者朗贝尔,在疫情最初心心念念想要出城和爱人团聚,但在最后还是加入到了卫生医疗队……
十个月并不漫长,但对封住的奥兰城来说,耐心是会逐渐消磨尽的,人们对希望的渴切从最开始的高涨再到最后的可有可无,不过是鼠疫肆虐之时的一个投影。大家开始不再关心死亡人数,报纸上的报道也不会引起多大兴趣。就像书中说的那样“鼠疫猖獗时期的太阳,晒褪了一切色彩,驱逐了全部欢乐”。
这时候的里厄去给人看诊时,不得不带上志愿者破门而入了,治疗对于不抱有任何希望的患者来说已经毫无意义。对于一直坚守的里厄来说,就是“誓死不会爱这个让孩子受折磨的世界”。
转折点出现在老医生卡斯泰尔研制出了血清,还有本来已经被诊断无望了的一个女病人,不料却在一个早晨退烧了,并且逐渐与正常人无二样。而一些人的房梁上开始出现了久违的老鼠叫腾声,至此,鼠疫开始退出奥兰城。
“说到底,鼠疫究竟是什么呢?鼠疫就是生活,不过如此”。
二、这不是热爱,这只是生活
问:世界末日,你带上什么书踏上诺亚方舟?
蒋方舟:加缪的《鼠疫》……如果我踏上诺亚方舟,我会带上这本书,不断告诉自己什么是善,以及在动荡、战争、劫难的极端环境下怎样继续做一个善良的人,告诉自己怎样在集体的荒谬和失控中坚守正义
当鼠疫开始将一群人包围在一起,个体的发声就变得难能可贵,因为集体所诞生的荒谬往往会引诱一个人“犯罪”,在集体凝练之前他首先会失控。失控得忘记了生命的善意,忘记了希望的滋味和未来的期望。
毫无疑问,里厄和塔鲁都是清醒着的优秀代表。对他们来说,以自身的力量对抗鼠疫的冲击,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集体首先陷入恐慌,担忧现状之前,他们已经开始战斗了。
“必须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进行斗争,绝不能跪下求饶。问题全在于控制局面,尽量少死人,少造成亲人永别。为此也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同鼠疫搏斗”你瞧,多么简单的道理,顺理成章的事。
手中有什么武器就拿起来战斗吧,所以里厄可以一天工作20个小时,他以自身的力量对抗着鼠疫,在他看来,“看到瘟疫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痛苦,只有疯子、瞎子或懦夫才会对瘟疫逆来顺受”。他奔走在抗疫前线,从最开始的联系医生同僚确诊鼠疫病毒,再到前往隔离营工作、亲自去患者家属看诊。他始终冷静地处理着一切。
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我不知道等着我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一切结束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就目前而言,有病人,必须治疗这些病人。”
没有押韵,没有豪言壮语,但它实实在在的拨动着心底里的那根眩。
一瞬间,我想起了今天的新型肺炎。我们无需再找哪个医生的名字来举例了,因为每一个奋战在一线的医生、护士,他们都叫做“里厄”。从城市到乡村,从医院到高速路口收费站,一席白褂、一面口罩,成就最亮丽的风景。
谁是最可爱的人啊?
这样一群人,他们担得起最字之说。
三、世间百态,百种选择
记者朗贝尔在个人幸福和社会义务之间选择了前者,他多次寻找出城的门路,从最开始请求里厄给他开一张无感染的诊断书,再到出钱给走私犯让他们带着他出城。
但他也亲眼见证了里厄对鼠疫的抗争,还有塔鲁他们的志愿者队伍逐渐壮大。走还是不走?这实在是一个问题,他心有所爱,只要出了这座城,他们便可以相聚。可留在这里,他便是战士。
后来朗贝尔问里厄选择爱情是否错了,里厄回答说没错。但他同时也是困惑的,他说“世上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人们为它而舍弃自己之所爱。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也抛弃了我之所爱”。
这里就抛出了一个议题,小我和大我究竟如何选择,选择个体幸福就一定会被诟病吗?里厄“抛弃了我之所爱”,显然代价就是未能见到妻子最后一面,但他的这种决定,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这里的言下之意就是,不要再去管问题本身了,有病就治病,关注当下就好了。但是最后,加缪又让朗贝尔留下来了,并且健康的度过了鼠疫,最后与爱人相聚。这样看来,加缪似乎是在给各自找一个平衡结局,而不是在问题本身之间做选择。
这或许就是加缪笔下所描绘的荒诞世界吧。
四、给所有消失的爱人
加缪虚构了一个庞大有力的怪物,他是虚拟的,他是鼠疫。在我看来,鼠疫是每一个人内心的照妖镜,在绝对的灾难面前,人的每一面真性情暴露无遗。同时,加缪力图在鼠疫背景之下,勾画出人与人之间那些悲悯的真相。
科塔尔可以说是最“享受”这场灾难的了,因为犯了事害怕被抓进监狱,所以在疫情之前他就上吊了,所幸被格朗救下来了。而在鼠疫爆发之后,紊乱的司法程序开始无暇顾及他了,他逐渐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他开始尽情的消费并且大力与人交谈,之后更是倒卖紧缺物资发起了财运。
而格朗这个不善言辞的老实人,从故事的最开始就在写一本书,他反复删改,每天都花时间上去。最后我们才知道他其实是想给分离多年的妻子写一封信。
格朗和妻子雅娜的婚姻,与绝大多数现代人的婚姻别无二样,破碎的根本原因在于,忙碌之下缺乏交流后造成爱的隐退。
格朗说“我想了很久了。只要还相爱,我们不说话相互也理解。可是,人并不总相爱。”
是啊,人并不总相爱。相爱一天需要的是浪漫,相爱一生需要的是耐心。
耐心让彼此互相交流,最后互相包容。可人并不总是有耐心的,所以“人并不总相爱”。
五、他在灯火阑珊之中步入黑夜
前面我已经说过了,《鼠疫》这本书里涉及到的人物一双手都数得过来。现在我想说一下塔鲁,这个一开始就让我感到神秘的人物,他的故事直到最后才被揭晓
塔鲁的父亲是个顶有名的检察长,在一次亲审案件中,“天性善良”的父亲变成了杀人的刽子手,他宣读公诉讼的时候“既不善良,也不亲切”。那个被宣判死刑的犯人眼神空洞的样子成了塔鲁最后的回忆。塔鲁开始憎恨司法死刑,他成了社会活动家,游走在欧洲各国,宣传的是反对死刑。
塔鲁说最开始的时候自己只是不想成为鼠疫患者。
这个人自18岁起就离开了家里优越的生活,他体验到了贫困,为了生活,干过各种行业的工作。但他坚持半辈子的理论到最后变成了一个被论证的命题,有些死亡只是为了减少后面更多的死亡,多么荒谬的结果,他明明坚持的是人无法决定他人的生死呀!可客观存在的事实就是这么一回事,他无力辩驳。
他说“于是我想明白了,在这些漫长的岁月中,至少我始终是个鼠疫患者,而我还恰恰以为,自己全心全意在同鼠疫作斗争。”
他由此成为了一个旅游人士,他到每一个城市便开始记录他感兴趣的一切。他来到了奥兰城,并在这里结识了同样尊重生命的里厄。
塔鲁的终点停在了这里,他在胜利的前夕染上了鼠疫,最后逝世。
我觉得鲁迅说过的一句话很适合形容塔鲁,他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塔鲁在开始意识到,坚守的东西无法对抗现实的荒谬之后,勇敢的承认了自己也是一名鼠疫患者。
他找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说“鼠疫,每个人身上都携带,因为任何人,是的,世上任何人都不能免遭其害……一个正派人就是几乎不把疫病传染给任何人的人”于是他保持着高度的警醒,他这辈子最感兴趣的事就是找到内心的安宁。
如果我们生来就是一个鼠疫患者,那我们是否要就此妥协?答案是否定的。读完了整本书,我仿佛看到了《鼠疫》牵引出来的人生真相。
考研、工作、购车、买房、恋爱、结婚、生儿、育女、教育、抚养、养老、送终……以幸福为目的的一切动机,他所产生的种种困扰,都命名为鼠疫因子。他蛰伏在人的生命里,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呈现出来。
不能妥协的,因为你的一生就是在反抗,甘之如饴并且乐此不彼。即便是日夜苦读,习题刷烂也没有换来那一纸证书;即便是加班熬夜,梦想仍在负重前行;即便是亲人病重,囊中羞涩导致到处借钱……
“这场鼠疫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连续不断的失败”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