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后,南方很多地区便开始超长的梅雨季,不仅少晴多雨令人难受,还有黏糊糊的棉被、湿哒哒的衣服等你体验。
此外,最难受的莫过于风湿病友的关节,雨还没下,关节先痛起来了……
关节炎
Q1:变天时关节会「预知天气」,伴随各种疼痛不适,现在阴雨天气频繁,要怎么做才能使关节没那么难受?
中医理论中,关节疼痛僵硬被称为痹症,因风、寒、湿等邪气侵犯人体肌肉所致;同时关节的冷感应蛋白含量较多,一旦受风寒刺激,便有免疫反应。
想要阴雨天气关节好受点,不妨从「防外邪、祛内湿」这两方面着手:
① 春天仍需防寒保暖。夜间温度偏低,选用厚度适宜衣被,少用冷水刺激关节,避免增加不适感。
② 保持环境干爽。「回南天」常在春季光顾,尽量保持居住环境、衣物干燥,不穿未干透的衣物,必要时使用除湿器、烘衣机。
③ 岭南地区多见湿、热,湿热交困可致脾胃虚弱、水滞体内,长期易造成气血、湿热体质。
因此适当食用健脾祛湿的食物可扶正祛湿,保持身体健康,还可缓解关节不适。
Q2:坐月那会腿部着凉,疼痛持续一段时间,后来确诊是类风湿。怎么感觉女性更容易患风湿病,日常要如何预防?
中医认为女性为阴柔之体,生理过程的体内激素代谢水平激烈变化,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紊乱,亦是患病的因素之一。
类风湿关节炎好发于女性,20~50岁是高发年龄段,妊娠期可缓解疼痛,产后病情会加重,更年期发病率达高峰。
日常中要保持口腔卫生,因为牙周感染可诱发类风湿关节炎,做好餐后漱口、每日刷牙2次、每半年洗1次牙。
如有遗传家族史,要养足身体正气,避免邪气侵犯人体筋骨;尽可能戒烟,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待病情。
养正气、祛内湿、强筋骨
风湿并非忍痛过后就没事,长期不重视、不积极治疗,可致关节变形或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如类风湿关节炎的致残率随病程的延长而升高,但日常生活中重视并积极治疗,可预防并避免关节炎的降临。
因此推荐一款祛湿通络的食疗方,让风湿病友可稍缓解病症,安稳度过超长梅雨季。
但食疗并不能取代药物治疗哦,如果关节疼痛明显且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到专科就诊,由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桑枝薏仁赤豆粥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 何羿婷
桑枝可通络道、行津液、祛风除痹止痛、利关节,薏米有清热祛湿,健脾胃功效,二者再搭配赤小豆可达祛除湿气,利尿消水肿作用。
此粥适宜有膝盖、肩臂、关节酸痛风湿等症状的朋友食用,减轻症状、缓解湿症。
- 材料(一人份)
炒薏仁20g,赤小豆15g,大米50~60g,桑枝20g,姜片2~3片,亦可加入芡实10g。
- 制法
① 炒薏仁可药店购买,亦可自己动手:开小火干炒薏苡仁至微黄、鼓起时取出放凉。随后取炒薏米和赤小豆浸泡一小时。
② 桑枝洗净装入煲汤袋,大米淘净,将其余材料和煲汤袋入锅同煮,熬至大米熟透便弃汤袋,食用前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少许冰糖调味。
别忘了适当运动,放松关节啊,日常多注意,配合治疗便可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