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太阳正好、微风荡漾,听着美妙的音乐起床,吃着家人准备好的面包和小米粥,觉得这一刻特别美好,被暖暖的幸福浓浓包裹。刚走出家门,却被一个匆忙赶路的男人迎面撞上,高跟鞋崴了脚,东西撒了一地,那个家伙没有一句道歉,还恶人先告状:“走路不看路,瞎了眼呀!”于是,一天的好心情瞬间跌入谷底,觉得真是倒霉。你是不是也有跟我一样的遭遇?
听过一个故事,有个老人家整天坐在路边哭泣,于是有人上前询问。老人说:“我大儿子是卖伞的,天气这么好,他的伞就卖不出去了。我小儿子是做蜜饯的,下雨天就没法晾晒,赚不到钱。我晴天愁大儿子,雨天愁小儿子,所以每天忍不住哭呀!”路人笑着开解道:“老人家,你应该高兴才对呀,你想想下雨天大儿子生意好,晴天小儿子能多赚钱,你家天天都有好事发生呀!”老人家听了这话,果然笑逐颜开,从此再也不哭泣了。
有时候觉得幸福就是一朵指尖花,稍纵即逝,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狱。我的两种心情和老人家从不幸到幸福的转换,都只在一念之间。幸福真的就是这么脆弱的存在吗?追求幸福是否遥不可及?
首先我们来看看幸福为何物
“幸福”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 一种愉快、高兴或满足的感觉。
- 一种丰富、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前者是物质上的,缥缈易逝,比如吃了一顿美味大餐、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等等。后者,则是精神上的,恒远长久,比如个人目标的实现、帮助他人带来的欣慰和自豪等。
想要真正地拥有幸福,显而易见,第二种更值得追求。
但如何才能达到那种境界呢?追求幸福的路上有哪些陷阱在等着我们?
其次追求幸福路上的最大陷阱是什么
前面我们从老人家的故事里可以发现,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头脑里的想法,简单地说,就是如果我们每天能保持积极的想法和乐观的情绪,就能感受到幸福的存在。不幸是因为大脑中充斥着消极和悲观的想法太多。那是不是只要控制住消极和悲观的念头,就能一直保持幸福的状态呢?生活中,很多人,都以为“消极的想法是能够控制的”,于是拼命压抑,结果掉进了陷阱里而不自知。
那么如何才能从“幸福的陷阱”里爬出来呢?
澳大利亚作家路斯·哈里斯对此颇有见解,在《幸福的陷阱》这本书里推荐了一套接纳承诺疗法,简称ACT。ACT以六大原则为基础,协同发挥作用,共同支持去实现两个主要目标:一是有效处理痛苦的想法和情绪;二是创造一种丰富、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六大原则如下:
举例说明:
每天我们的大脑都会产生很多想法,比如你刚被老板骂了一顿,立刻脑子里就会出现一个声音:“你真惨,太没用了!”于是,一整天都会不开心。
解离:
把自己当成别人来看,把这一幕假设成一部电影来放映,命名为“悲催的职场人”。告诉自己,“太惨了”只是个念头而已,不是事实。然后,跟大脑说“谢谢”,当做画外音即可。
扩展:
接纳所有的情绪,不是忍受,而是张开双臂主动去拥抱的意思。被老板骂了就骂了,不必否认痛苦的情绪,允许自己沮丧一会。
联结:
不沉湎于坏情绪,看看手头有哪些事情需要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观察性自我:
自我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思考性自我”一个是“观察性自我”。观察性自我不负责思考,比如你在看落日,内心平静如水,头脑不起微澜,只是单纯地感受和体验美好。接着“好美呀!我得赶快拍照。”这样的想法不请自来,这就是思考性自我在起作用。
被老板骂了之后,“思考性自我”会不断地播放画外音“我真的很糟糕吗?老板太过分了!”等等,想法来来去去,“观察性自我”只需要保持距离用心观察就好,随它去,如果是悲观的、消极的,不必在意,不受其扰。如果是积极的,则吸收进来。
价值:
问问自己什么对自己来说最重要。这份工作跟我的目标相符吗?对我将来的发展有帮助吗?能体现我的个人能力吗?
承诺行动:
我该做点什么才能达到目标?当下能弥补的方式有哪些?找准方向,立刻行动。
最新科学研究表明,我们都陷入了一个隐秘的心理陷阱:我们越是努力寻求幸福,就越会长期遭受痛苦。幸运的是,通过学习哈里斯博士的这本《幸福的陷阱》里的ACT疗法,我们都能够从“幸福的陷阱”中逃脱。
《幸福的陷阱》这本书不同于其他书籍的地方在于,告诉我们,在承受压力、担心、痛苦的时候,不必去假装一切都好,学会接纳悲观情绪,观察内心的想法,才能找到出口。
我是@轻烟悦读,专注个人成长,欢迎关注交流!深度阅读,缓慢成长,从每一本书里汲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