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请等我老去——亲人的去世总是仓促,仓促到我们来不及长大

我一直不敢写你,怕把你写的太单薄。

我知道亲情是很难单用文字上的三言两语来表达的,中国人向来重视家国观念,许多文人也乐意于以文章的方式来缅怀逝去的亲人。我所能对你诉说的思念及不上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给人以感同身受,更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无法比拟,但它确是一把深深插进我心脏的利刃。

奶奶,请等我老去——亲人的去世总是仓促,仓促到我们来不及长大

单就空写死生别离未免辞鄙意拙,奶奶是2014年中秋节去世的,那时我看着厅里停着余温未褪的她,没有害怕也没有多么伤心只是一时间对死亡有了切身的认知。十四岁的我已经懂得如何直面和隐藏自己的虚伪、自私和种种阴暗面,那时的我是流不下半滴眼泪的,就和父亲一样。下了车,可恶的邻居玩笑般的对我说你奶奶死了你伤心吗,那是我见过世间最大的恶。

奶奶,请等我老去——亲人的去世总是仓促,仓促到我们来不及长大

走进种了几棵枣树的院子里,看着亲戚和近门们在忙里忙外,竟然颇有一番热闹的滋味。我看见我的奶奶在堂屋里正对院子躺在一张草席上,身子用布裹了起来,我恨这折腾人的习俗,我知道有风湿的她在寒风凛冽的秋天是定不愿意躺在这冰冷的地面上的。堂屋里只有我和父亲两个人,算上你我们是这个家族的三代人,父亲跪在一旁闷不作声,我想也许他都没有察觉到我的出现。

父亲是没有我了解你的,即便是你陪他走了38年,而我仅仅和你度过了14个年头。奶奶病重的时候总要问我,问我她死了放在席子上我见了会害怕吗,每每这时我就陷入了思考,她等了片刻见我不说话以为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就会叹一口气然后说别害怕,我是你奶奶我能吓唬你吗。这是一个见不到庐山就永远无解的题目,时至今日,我可以出自真心的告诉你,我不怕。

奶奶,请等我老去——亲人的去世总是仓促,仓促到我们来不及长大

在那以后我也没有对中秋节产生一星半点的抵触情绪,借用苏辙的诗我们也算得上是"离别一何久,'五'度过中秋"。中秋节在古时叫月夕,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所以我相信中秋节是为了团圆,更是为了思念。

对于童年的记忆,我一直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小的时候父母在外面打工,我就像整个家庭里的大多数孩子一样和哥哥被她带大。记得那时我们会把泥巴抹满全身,往汤里撒瓜子也得不到我们期望的半点责备。一个字不识的农村女人却给了我这世间最淳厚无双的爱。如果将一昼夜的循环比作人的一生,那么日出与垂暮无疑是两个最为极端的临界点。太阳升起来了,便开始了或悲或喜,平淡亦壮丽的一生。晚霞照耀之后就遁入了下一个生命伊始

亲人的去世总是仓促,仓促到我们来不及长大。十五的月亮皎洁明亮,远处的树冠像鬼魅似的随风舞动尽展腰肢。朱自清先生的父亲曾在临去世前写信给他"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日不远矣"我想在某种层面上我对朱自清先生看到老父亲那不咸不谈的语气时的五味杂陈还是能感同身受的。记忆中的临走那几天奶奶始终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呼出去的气永远比吸进去的多,就像一尾涸辙之鲋,努力寻求生机却始终不得其道。

奶奶,请等我老去——亲人的去世总是仓促,仓促到我们来不及长大

常常想你,永远想你,不敢想你,怕想起你。当逃避也成了常态,几年来的阴阳两隔就开始恍若一梦,龙应台说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目送,这句话又何尝不适用于长辈于晚辈之间。中秋节适合团圆与怀念,今人不见旧时月,今月曾照旧时人。

一年又一年中秋,不知乘月几人归。等我迈过今生这道晨昏线,来生,我们一起长大。

桂ICP备1600473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