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名 | 通脉四逆汤 |
规范名 | 通脉四逆汤 |
经典 | 经典 |
出处 | 《伤寒论》(汉?张仲景) |
功用大类 | 温里方 |
功用小类 | 回阳救逆 |
处方 | 附子(20克),干姜(9-12克),炙甘草(6克) |
炮制 |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
功用 | 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
主治 | 少阴病,阴盛格阳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 |
方解 | 通脉四逆汤证除“少阴四逆”外,更有“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等,是阴盛格阳、真阳欲脱之危象,所以在四逆汤的基础上重用姜、附用量,冀能阳回脉复,故方后注明“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若吐下都止,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是真阴真阳大虚欲脱之危象,故加苦寒之胆汁,既防寒邪拒药,又引虚阳复归于阴中,亦是反佐之妙用。是以方后注明:“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
禁忌 | 斟酌。 |
化裁 | 若“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加猪胆汁半合(5ml),名“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分温再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
附方 | 无。 |
附注 | 无。 |
文献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