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肾脏疾病最终会发展成尿毒症(肾衰竭终末期),只能依靠透析来替代肾。在良好透析和规范用药的前提下,无论在肾病的早期还是终末期,都不会有致命的危险。
为什么尿毒症(肾衰竭终末期)患者的寿命通常比较短?
在尿毒症(肾衰竭终末期)患者的死因中,心血管疾病居首位,大约占45%-60%,其次是严重感染、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出血以及高钾血症等。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力衰竭、心包炎、心律失常、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等。这主要与肾病患者动脉壁上的斑块积聚有关,使得尿毒症(肾衰竭终末期)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约15-20倍。
因此,肾病的最大危害不是尿毒症,而是尿毒症(肾衰竭终末期)的并发症:心血管疾病。
为什么慢性肾衰竭患者常出现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呢?
慢性肾衰竭患者之所以会并发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慢性肾衰竭发展过程代谢异常引起的,加上肾脏替代治疗的并发症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之前心血管系统基础病变。引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高血压
在慢性肾衰竭晚期有70%一80%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压程度轻重不等。慢性肾衰产生高血压的原因中,约80%是由于肾功能下降,排尿减少,造成水与钠在体内潴留。当限制水与盐摄入,加强利尿和透析超滤治疗后,血压可以明显好转,这种类型的高血压临床上称“容量依赖型高血压”。此外约有10%慢性肾衰的高血压是属于“肾素依赖型高血压”,患者血中肾素等激素水平增高。此型高血压对限制水、钠和透析超滤治疗的效果不佳,甚至在纠正水、钠潴留后血压仍然明显升高。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高血压后,若得不到及时控制的话,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2、心包炎、心包积液
心包炎分为两种类型,尿毒症性心包炎和透析后心包炎。前者指尿毒症患者不接受透析治疗时发生的心包炎。这与透析后2 ~4周血尿素氮升高有关。透析后心包炎发生在透析过程中(尤其是在透析的最初3个月之后),此时血肌酐和尿素氮已经降低。这种心包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些人认为透析可能不够,导致体液和一些毒素的积累,尤其是中分子毒素和甲状旁腺激素。因为甲状旁腺激素的增加,血钙增加,钙盐沉积在心包中。少数严重病例可能导致心包狭窄。有些人认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和频繁的细菌跟病毒感染与心包炎的发生有关。
3、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主 症要心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主要有:机械因素(主要由高血压和剪切力改变)、代谢和体液因素(包括脂肪和糖代谢紊乱、高同 药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吸烟等)、其他因素(如: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E缺乏等)。动脉硬化的结果一方面会引起动脉结构的重塑,包括弥漫性的扩张、肥大和大、中、小动脉僵硬,另--方面会引起心脏结构的改变,心肌供血不足。
4、心肌病
是指尿毒症所致的特异性心肌功能障碍,病理上特征性变化是心肌间质纤维化。发生原因有尿毒症毒素、脂代谢障碍和肉毒碱缺乏、局部血管紧张素II作用及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尤其是尿毒症毒素中的甲状旁腺激素被认为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
健康小贴士:
日常生活中慢性肾衰竭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情,这对减小肾衰竭造成的危害非常重要。同时,科学的饮食护理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尤其要注意,由于饮食对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要多,以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要适当控制,但又要满足身体的基本需要,以鸡蛋和牛奶等动物蛋白较好,而植物性蛋白质特别是玉米和面粉要严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