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老屋依旧在,无处话凄凉


乡土散文:老屋依旧在,无处话凄凉

任凭时光如何变迁,留在心底的那份记忆是无法忘怀的。曾经满园的欢笑,吵吵闹闹,鸡鸣狗叫,上树爬墙 ,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而有些人却再也见不到了。

再一次老家,回到爷爷奶奶曾住过的老屋,心里五味杂陈。小路边的草疯长着,坑洼不平的小路尽显凄凉,只有庭院里的那棵石榴树还有那一棵月季花依旧怒放着,石榴树在门口的左侧,月季花在右侧。从我记事起它们就在了,尤其是这棵石榴树承载了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每当石榴成熟的季节,我们就馋涎欲滴望着高高的石榴树,那石榴个个呲牙咧嘴长在树的最顶端,爷爷利索地爬上去,专挑红的鼓鼓的石榴摘下来给我们吃,那酸酸甜甜的味道与我们而言是最好吃的东西了。石榴树还是奶奶放钥匙的最佳之地,奶奶经常把钥匙用方便袋包好了挂在树杈上,我们每个人都会第一时间找到它。如今,屋内的陈设依旧,我仿佛还能看到奶奶坐在床边端着她的针线盒子纳着鞋底,爷爷抽着他的烟锅子自我陶醉的样子,可是这一切都已经不再存在。

奶奶是一个裹了脚的老人,她的小脚被裹断变了形,一年四季用白布缠着,看着就让人心疼。可是这种小脚在当时可是最好看的。她一辈子任劳任怨,勤俭持家,自己种的菜园里有吃不完的黄瓜,柿子。她还种了好多葫芦,稳稳地长在爷爷搭的葫芦架上。等葫芦长大了结实了,爷爷就会用一把小手锯把葫芦从中间锯开,挖出里边的瓤子,等到晒干之后,两个精美的瓢就出来了,可用来舀水,也可以盛面。里边的葫芦肉包饺子也特别好吃。

乡土散文:老屋依旧在,无处话凄凉

奶奶家的下边有一盘老碾,村里来推碾的都或多或少喝过奶奶家的水亦或吃过奶奶家的饭,有时碰到和她一样年纪的,她总要挪着小脚帮忙去推。奶奶的心里住着善良,纯朴。

奶奶一辈子积德行善为她的儿孙们积福,奶奶常说,做人一定要做个好人,吃亏是福。的确,就连要饭的路过她都让人家在家里吃完饭再走。她的心里有满满的善良和爱。

奶奶八十有四,但是身体很好,几乎从没生过病,精神头也很好,可是谁曾想到就在我结婚两个月后奶奶突然中风,躺在了床上,不再说话,只有眼里还有混浊的泪在打转,有亲人来看她,她还用无力苍白的手指着墙上挂着的篮子,那里边有她不舍得吃的东西,她是留着给我们的。她割舍不下她的孩子们,直到等到我们所有的人都回来,她才放心走了。

爷爷本来是一个整天絮絮叨叨、无话不谈的人,奶奶走后他的世界一下子坍塌了,一开始的时候他还能出来走走,说说话。后来就完全封闭了自己,他活在了回忆里,他觉得对不起奶奶,没能好好照顾她,无数个梦里梦见奶奶来接他,他压抑,心伤,孤独而无能为力,最后都不认得我们了。奶奶走后第三年爷爷也走了,他去陪奶奶了,他再也不用折磨自己了,再也不用忍受这漫漫孤独的长夜了!

老屋从此宁静了,再也没有了爷爷赶着羊群快到家时扬鞭吆喝的声音;没有了奶奶踮着小脚扶着墙头盼着我们来吃饭的身影,也没有偌大庭院里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了,更没有机会再吃奶奶烙的葱花油饼了。

乡土散文:老屋依旧在,无处话凄凉

老屋从此孤独了,参天的大树上还有着我们曾经因为荡秋千吵着让爷爷绑上绳子而勒过的深深的痕迹。斑驳的窗台上落满了灰尘,那厚厚的灰尘像是尘封了一段久远的往事,没有人再去触碰,庭前的梨树尽管硕果累累,也无人问津了。

上一次回家,父亲和我说起老屋:“老屋后边漏雨了,也没得空去修修,等有时间再去盖盖瓦,不能让它塌了。”是啊!这么多年了屋里的一切都还在,一切都像是在昨天,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父亲现在已是一个没了爹娘的孩子,这个屋子,这个家是他唯一的念想,这里还有属于他的回忆。

如今,屋内的陈设依旧,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奶奶坐在床边端着她的针线盒子纳着鞋底,爷爷抽着他的烟锅子的气息,可是他们都已经归于尘土,留给我们的只有深深的遗憾和浓浓的思念。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久经风霜的老屋啊,这里装着我们多少的记忆,是苦是甜,是寂寞更是凄凉,唯有这院的小草和大树日复一日地陪伴着你。

天还是那样蓝,阳光依旧很灿烂,只有回不去的从前和我们无休止的想念。


审阅:北斗

简评:这是一篇情深意切的回忆文章,老屋的欢乐时光,爷爷奶奶的真挚爱情,作者的深切思念,都能触动人的心灵。

作者:郭琳琳,笔名玉婉还姝。山东淄博沂源青年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赵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桂ICP备1600473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