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病辨证之六经辨证

中医学的辨证方法,除了我们前几天给大家介绍的八纲辨证 ,还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前三种辨证方法主要用于对外感病进行辨证,经络辨证在针灸、按摩等科应用较多。

外感病是由感受外邪引起的疾病。由于外邪的属性不同,发病的时令不同,外邪侵袭人体的途径不一样,所以,疾病发生、传变的规律和出现的临床征象都不相同。

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认为阴邪(风寒等)多从皮毛腠理、经络(太阳经)传入阳明、少阳,“阴盛则阳病”,故易出现阳虚里寒的三阴(太阴、少阴、厥阴)征象。几千年以来,六经辨证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所创立的一种适用于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即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病理阶段所反映的证候,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用以说明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和传变的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

三焦辨证是清代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中创立的一种温热病辨证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三焦部位所属脏腑在温热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作为辨证分型的方法。

虽科学研究不断进步,但时有疫邪的凶猛盛行、广泛传播,尚难摆脱“其来无时,其着无方”,“茫然不可测”的困境。在病原体不明,病因治疗无方的情况下,运用中医的辨证方法,寻求治则治法,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抑制病原体发展,清除体内病毒素,回复机体内环境平衡等方面,可以起到“扶正祛邪”的积极治疗作用。

我们在中医的诊法和断法中学习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这三种外感病的辨证方法,一方面的目的是期望通过学习,能对外感病有初步认识,同时也为大家继续学习《伤寒论》、《温病学》打下基础。

今天我们先学习张仲景的六经辨证。


外感病辨证之六经辨证


“六经与六经病”


六经,是后世医家对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等三阴三阳经的简称。

我们学习经络时,系统学习了十二经脉,包括手足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经,每一条经脉都关联一个脏腑。在伤寒的六经辨证里,我们需要要记住一条规律——六经辨证“传足不传手”,即六经病的传变只传足经,不传手经。

太阳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膀胱腑、体表营卫,其主要证候为体表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阳气开始抗邪,属阳证、表证、阳证的初起。

阳明病,病变部位涉及到足阳明胃经、胃肠之腑,邪气已经入里化热,因此阳明病的主要证候是盛阳感热邪,两阳相争而出现的大热、大实之证,为里证,为阳证的极盛。

少阳病,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少阳胆经、胆腑和三焦,邪气在经为寒,在腑化热。其证进一步发展,邪气既可以由阳入阴而内传太阴,转成阴证;也可以内传阳明,进而发展为阳证的极期。

太阴病,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太阴脾经和脾脏,主要证候是太阴脾脏的虚寒证,为阴证、里证,是阴证初起,阴证的轻浅阶段。

少阴病,病变部位涉及到手、足少阴心、肾以及足少阴肾经。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为元阴元阳之根本,病及少阴,涉及到人体根本阳气的动摇,故为阴证,里证,为阴证的危重期。

厥阴病,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厥阴肝经、肝和心包,如果邪由少阴传来,也就是说在心肾真阳衰微的基础上,寒邪进一步传入厥阴,则属阴证、里证,为阴证的终末期,最终不可避免地出现阴盛阳绝的死证。但如果是外寒直接侵袭厥阴经、脏,则属可以治疗的厥阴寒证。

六经病的传经:邪气由此经进入彼经,则叫传经。《伤寒论》原文所提示的传经情况主要是:


外感病辨证之六经辨证


“辨六经病证”


一、太阳病辨证

1、太阳病的病位

从《伤寒论》“太阳病篇”原文来看,太阳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腑,也涉及到太阳所主的肌表营卫。由于太阳主表,而肺主皮毛,所以当体表的阳气受邪,表气不利的时候,多会导致肺气宣发肃降失调而出现咳或喘,因此在《伤寒论》中,手太阴肺的病症也出现在“太阳病篇”,而没有出现在“太阴病篇”。

太阳病是讲的风寒之邪侵袭人体,正气抗邪于肤表浅层所表现的证候。实际上这个经证就是一个表证,并且是偏于风寒的表证,如果经证没有痊愈、经证没有解除,而又循着经络入了腑了,足太阳膀胱,那么随着它的经气入腑就变成太阳腑证。经证一般是讲的经络,腑证是讲它联系的脏腑。

2、太阳病提纲

【伤寒论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1]痛而恶寒[2]。

【注释】


[1]头项强痛:强,jiàng,强直不柔和。头项强痛,即头痛并伴有后项部拘紧不柔和之感。


[2]恶寒:恶,wù,畏恶的意思。恶寒即怕冷。

【讲解】

本证成因:风寒外袭。

主症和病机:脉浮,外邪袭表,正气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气血必充盛于表,而脉象是反映气血活动状态的,故脉应之而浮。主表的浮脉,特点是轻取即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漂木。

头项强痛,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外邪束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因此就在太阳经脉的循行部位上出现了筋脉拘急,肌肉痉挛的症状,于是就出现了头痛并伴见颈项部拘紧不柔和。这是诊断邪气在太阳经脉的定位性症状。

恶寒,风寒之邪外袭肌表,卫阳被伤,温煦失司,也就是“温分肉”的正常功能失司,故见恶寒。后世的医学家有“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的说法。

此三症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气抗争的病机,是太阳病表证的基本特征,列在“太阳病篇”的开头。由于感受病邪的差异和体质虚实不同,太阳病经证分为伤寒和中风二种。表邪不解,内传膀胱,则为太阳腑证。

3、太阳病经证

由于患者感受邪气之不同,体质的差异,太阳经证又有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之别。

(1)太阳中风证(偏虚)

【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1]者,名为中风[2]。

【注释】

[1]脉缓:与紧脉相对而言,指脉象松弛,弛缓,柔软,非指平人脉来四至,从容和缓之缓脉。在“太阳病”三字的前提下言“脉缓”,当是脉浮缓。

[2]中风:中, zhòng。中风,指肌表被风邪所伤的证候,与后世所说的猝然晕倒,偏瘫,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是同一概念。

【讲解】

本证成因:风邪袭表。

主症和病机:发热,太阳中风是风阳邪气侵袭肌表的病证,风阳伤卫阳,两阳相争,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并进而出现病理性亢奋,故见发热。因卫阳病理性的亢奋和浮盛于外,而卫分邪气亦盛,所以将其病机称作“卫强”。

汗出,一方面是因为卫阳被风邪所伤,卫外失固;另一方面,是因为风性疏泄,使营阴外越,故见自汗出。汗出必然伤营,而致营阴不足,故将其病机称作“营弱”。因此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就是太阳中风证的基本病机。

恶风,一方面是因为卫阳被伤,温煦失司,另一方面是因为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故见恶风。恶风和恶寒,自觉症状都是怕冷,当风则恶,无风则缓,可称恶风;虽身居密室,加衣覆被而怕冷不减,则称恶寒。但是在《伤寒论》中,恶风和恶寒两词的应用区分并不严格,以致常有互用的情况。

脉缓,在“太阳病”的前提下言“脉缓”,当是指脉浮缓,浮主邪在表,缓主营阴伤。

凡见此脉证者,即为太阳中风证,反映了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的病机,后世医学家称之为太阳中风证的提纲。

(2)太阳伤寒证(偏实)

【原文】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1]者,名为伤寒[2]。

【注释】

[1] 脉阴阳俱紧:阴、阳,在此分别指尺脉和寸脉而言。脉阴阳俱紧,是泛指寸关尺三部之脉皆呈紧象。本条首言太阳病,故当有脉浮,也即其脉当是寸关尺三部皆浮紧。

[2]伤寒:证候名,外感风寒,感而即发所引起的表证,即狭义伤寒。

【讲解】

本证成因:寒邪袭表。

主症和病机:必恶寒,强调恶寒必定先见而且比较严重。因为太阳伤寒是寒邪伤人肌表的证候,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寒邪袭表,卫阳被伤,温煦失司,故必恶寒。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有的人已经发热,是风寒袭表,卫阳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早出现;有的人还没有见到发热,是感受风寒较重,卫阳郁遏,或体质素弱,卫阳不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出现。但是不论迟早,总会有发热。也就是说,太阳伤寒证的发热可以有迟有早,但终究会出现。如无发热,就不可以称之为太阳伤寒,而属少阴伤寒了。

体痛,周身疼痛,这是伤寒的主要症状之一。寒性凝涩,寒主收引,寒主痛,寒伤肌表,不仅外闭卫阳,而且内郁营阴,使营卫气血凝滞,筋脉拘挛,故见周身疼痛。

呕逆,为寒邪束表,正气抗邪于表而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升降失常所致。里气升降失常是表证常见的兼证,可以见呕逆,也可见食欲不振,或下利,或不大便等。

脉阴阳俱紧,即寸关尺三部脉俱现浮紧之象。浮主邪在表紧主寒邪盛,这是由于寒主收引,使筋脉拘挛所致。阳

以上诸证反映了太阳伤寒证寒邪袭表,卫闭营郁的病机。既属卫闭营郁,必然无汗,这也是太阳伤寒证的主要特征之一。因其以无汗、脉紧为特征,故后世医学家又把太阳伤寒称为风寒表实证。

4、太阳腑证

太阳经证不解,病邪由太阳之表内传膀胱腑所表现的证侯。我们知道太阳经有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少阳小肠经,为什么只传膀胱呢?这是因为背部属阳,胸腹部属阴,而背面是哪一条经络循行?是足太阳膀胱经,太阳小肠经不是走在背面,所以认为一般这个经说的是膀胱经,膀胱经它联系的腑是哪一个腑?当然是膀胱了。我们开篇讲了一条归律,六经辨证,伤寒是“传足不传手”,只传足经不传手经。但也有个别例外,要注意。

膀胱有了邪气的侵袭,会出现什么表现呢?膀胱是一个排尿的器官,所以它有水液停聚的表现。根据病机之不同,又分为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1)太阳蓄水证

指太阳经证不解,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停蓄,以发热恶寒、小便不利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小腹满,口渴或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2)太阳蓄血证

指太阳经证不解,邪热传里,与血相结于少腹,以少腹急结或硬满,大便色黑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现在医学所说的下腹部的感染,阑尾炎、附件炎,盆腔炎,都应该称为太阳蓄血证。

5、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的治疗

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太阳表证。太阳中风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主症,属太阳病表虚证;太阳伤寒,为寒邪闭表,卫闭营郁,以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脉浮紧为主症,属太阳病表实证。其中鉴别的关键在于有汗和无汗。

张仲景根据太阳中风自汗病势用解肌法,以桂枝汤为主方;据太阳伤寒无汗病势用发汗法,以麻黄汤为主方。

二、阳明病辨证

1、阳明病提纲

【原文】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讲解】

“胃家”泛指胃肠而言。《灵枢经·本输》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这原本是说经脉的相互联系关系的,后世医学家则据此说明,“胃家”包括了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以及手太阳小肠在内,泛指胃肠系统。《伤寒论》原文有“胃中有燥屎”之语,也知“胃”字含肠在内。

“实”,是指病证的性质。

一般来说,人们常常认为,凡是邪气盛就叫实证,这是根据《素问·通虚实论》的“邪气盛则实”的说法而来的。因此阳明病无形邪热内炽,胃热弥漫的阳明热证,为邪气盛,属“实”;阳明病有形燥热内结,腑气不畅的阳明实证,为邪气盛,也属“实”。正如《伤寒论本旨》所说:“胃家这,统阳明经腑而言也。实者,受邪之谓。”故“实”字概括了以上两种情况。

本条明确了阳明病的病位在胃肠系统,突出了阳明病的病机重点在于“实”,这就是阳明病的主要证候,故作为阳明病的辨证提纲。

简单来讲,阳明病证是由太阳向里,已经变成里热证了。太阳是表寒证,实际上到太阳腑证像蓄水、蓄血的时候,已经就有化热了,但是它仍然有表证,按照八纲来说是表寒里热了。太阳是表寒证,到阳明病证,是典型的里热证,阳热炽盛,胃肠有燥热。

2、阳明经证

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肠中尚无燥屎内结,以高热汗出、口渴、脉洪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燥扰,面赤,气粗,苔黄燥,脉洪大。

这个阳明经证就像烧的柴火、草,火势很明显,弥漫全身,整个都显得是有火的表现。它的临床特点,后人归纳为四大,也就是“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

3、阳明腑证

指邪热内盛,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以潮热汗出、腹满痛、便秘、脉沉实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至神昏谵语,狂燥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

阳明腑证的邪热已经慢慢地蕴藏起来了,和燥屎搏结在一起了,就像那种木炭、煤一样的,热能都已经结在里面去了,外面看起来热没有那么明显了,但是里面的温度很高、热得很厉害,肠内有燥屎的症状,也就是脏腑辨证里面的肠热腑实证那个证型。

它的临床表现在《伤寒论》里面是叫作痞、满、燥、实、坚五个字,痞就是讲的腹胀;满是讲的肚子大,肚子胀,燥,干燥,大便干燥,口干;坚,大便坚硬;实指的是实证。

三、少阳病辨证

1、少阳病提纲

【原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讲解】

本证成因:邪入少阳。

主症和病机:口苦,咽于,目眩三症,是少阳胆腑有郁热之征象。胆腑郁热蒸迫津液上溢则口苦;少阳郁火灼伤津液则咽干;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且胆与肝合,肝开窍于目,少阳木火之气循经上扰清窍,则头晕目眩。

本条从胆火内蕴,伤津、上扰立论,揭示了少阳病胆热、气郁的病变特点。临床上出现此三症,则标志着病邪传入少阳,故一般将其作为少阳病的审证提纲。

2、少阳病临床表现

指邪犯少阳胆腑,枢机不运,经气不利,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呕。脉弦。

少阳病证,我们讲半表半里证已经讲过了,按照经络来说,少阳是联系到胆,邪犯少阳胆腑,枢机不利。枢机就是个门枓,内外可以转动的地方,它可以向内,也可以向外,是经气不利的一种表现。它的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等。少阳病证既有表的一些表现,也有里的表现,实际上也是一种表里同病。它是寒热交替出现,“寒热间作而不齐,寒热齐作而无间”。

四、太阴病辨证

1、太阴病提纲

【原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1]。

【注释】

[1]胸下结硬:胸下即胃脘部,指胃脘部痞结胀硬。

【讲解】

主症和病机:腹满,时腹自痛,是脾阳脾气虚弱,运化失司,寒湿内盛,阻滞气机,气机不畅所致,其特点是腹满伴有隐隐作痛,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得温按后腹满腹痛可以缓解。呕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是由于脾阳、脾气虚,运化失司,进而导致升降紊乱所致。浊阴不降,胃气上逆则吐;清气不升,寒湿下注,则见自利,所谓自利,是指没有用过泻下的药物,病证本身自发出现的下利。“自利益甚”的含义有三:一是言如果不及时治疗,其下利就会越来越重,这是因为越下利,脾阳越虚,脾阳越虚,下利就会越重的缘故;二是言呕吐和下利相比较,则以下利为甚,因为呕吐责之于胃气上逆,下利责之于脾不升清,今太阴脾家虚寒而见吐利,自应以下利为主。三是言其腹满、腹痛、食不下等症,皆随着下利的加重而加重。这是因为,随着下利的加重,脾阳脾气也就越虚,因此所伴随的虚寒性腹满、腹痛的证候也就越重。脾脏虚寒,纳化失司,则饮食难下,所以说“食不下”。当以温中散寒,健脾燥湿为治。

2、太阴病临床表现

指脾阳虚弱,寒湿内生,以腹满而痛、不欲食、腹泻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大便泻泄,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或弱。以腹满时痛、腹泻等虚寒表现为辨证要点。

古人讲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实和热的表现是阳明病,虚寒、寒湿的表现是属于太阴。太阴病证实际上就是讲的寒湿困脾证,湿困脾阳或者脾虚湿困那种表现。太阴,应该是讲的足太阴脾经,也就是讲的脾的问题。

什么问题呢?腹胀、食少、便溏、腹部隐隐痛,就是脾的寒湿证的表现,用理中汤治疗。

五、少阴病证

1、少阴病提纲

【原文】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讲解】

主症和病机:脉微细,微者,薄也,微脉,指脉来微弱无力,脉搏波动幅度极小,似有似无,轻取尚未感到脉搏的波动,稍重按,便会将脉管压瘪,仍然不能感到脉搏的波动,只有在浮沉之间仔细诊摸,才可以感到脉搏微微的搏动,这是由于心肾阳衰,鼓动无力所致。细者,小也,细脉,指脉形细小,细如发丝,这是由于心肾阴液精血虚少,脉道不能充盈所致。但欲寐,就是终日只是昏沉困顿,精神萎靡,神志恍惚,意识淡漠,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反应能力低下的精神状态。这是由于心肾阴精阳气虚衰,精神失养所致。据现代研究,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要消耗人体20%左右的能量,如此但欲寐的精神状态,提示了正气大衰,精神失养。本条一脉一症,概括了少阴病心肾阴阳气血俱虚,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主要病变特点,故可以作为为少阴病的提纲。

少阴病症的病位主要在心肾。开头讲的“伤寒传足不传手”,少阴病就是例外,把心也包括进去了。它的主要表现就是以心肾阳气虚衰。病性从阴化寒则为少阴寒化证;从阳化热则为少阴热化证。

2、少阴寒化证

指心肾阳气虚衰,阴寒独盛,病性从阴化寒,以畏寒肢凉、下利清谷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身热反不恶寒,甚至面赤,脉微细。以畏寒肢厥、下利清谷、脉微细等为辨证依据。也就是心肾阳虚证。

3、少阴热化证

指心肾阴虚阳亢,病性从阳化热,以心烦不寐、舌尖红、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临床表现: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以心烦不得眠,以及阴虚证候为辨证依据。

这个就是心肾不交证,心烦不得眠。治疗上用黄连阿胶汤,是黄连、阿胶、鸡子黄、黄芩、芍药这样的药组成的,滋阴潜阳、滋阴泻火,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又叫作泻南补北法。

六、厥阴病证

1、厥阴病提纲

【原文】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讲解】

本证成因:寒邪郁遏厥阴相火,相火郁极乃发,相火上冲而成上热,阴寒未尽而成下寒,从而就形成了上热下寒证。

主症和病机:消渴,为木郁化火,灼伤津液所致,这里的消渴,是指渴而能饮,消耗了大量的水液而不解渴的症状,并非后世所说的消渴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是病人的自觉症状,感到有气由心下向上冲顶并伴有上腹部的热痛,由于厥阴之脉夹胃,上贯膈,厥阴郁火循经上冲,于是就出现了此证;饥而不欲食,是一种嘈杂烦饿的感觉,有热则善饥,今肝热犯胃,故有嘈杂似饥的感觉,但肝木乘脾,且阴寒未退,运化失司,则不欲饮食;食则吐蛔,是脾虚肠寒而胃热所致,若患者素有虫寄生,蛔虫有喜温避寒的特性,当体内发生上热下寒的异常变化时, 蛔虫不安其处,于是上窜入胃,则可吐蛔。本证以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为特点,治宜清上温下,可选乌梅丸。如果误用苦寒攻下,必伤牌胃阳气,使下寒更加严重,以致出现“利不止”。

由于厥阴病或寒、或热、或寒热错杂、或厥热进退、或愈、或死,因此单纯的寒证、热证、死证、自愈证的原文,都不能代表厥阴病的特征,也就不适合作为厥阴病的提纲。而仲景以寒热错杂证为提纲,旨在反映或提示厥阴病具有变化多端、两极转化的特点而已。

本条描述的到底是一个什么病证呢?观察发现,胆道蛔虫证有类似于此证的临床特征。蛔虫原本寄生于小肠,但其有喜温避寒和喜钻孔洞的特性,当人体在外感病的病程中,出现内环境失调,尤其是上热下寒的时候,对环境极其敏感的蛔虫,就会不安其处而上行,于是就可能钻入胆道而导致胆道蛔虫症,又可以通过十二指肠而钻入胃中,但胃中为酸性环境,不适宜于蛔虫的生存,于是便会发生吐蛔的现象。也就是说,只要有吐蛔现象或胆道蛔虫症的出现,就意味着病人已经存在着上热下寒的内环境的紊乱。胆道蛔虫症所导致的胆绞痛,有钻顶样疼痛的特征,有的病人伴有灼痛感,这很像“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蛔虫钻入胆道后,引发胆道的急性炎症,于是就出现了寒战、高热、口渴等热证,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厥阴郁火,郁极乃发,相火上炎。

而用乌梅丸加减治疗胆道蛔虫症,事实证明是有确切疗效的。


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可留言或者私信堂主,觉得对您有所帮助,可以转发给身边朋友看一看!

记得关注。

桂ICP备1600473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