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是第一部分。《素问》中的素是指平常的、平时的生活与现象。也指去伪存真,朴素,人的本性,根源。因此《素问》可以理解为上古之人通过对平时的生活现象进行发问,去追寻万事万物(特别是人)的本源。
“上古天真论”是《素问》的首篇。上古是指上古时期,天真是指先天真气。远古之人懂得保养先天真气,懂得人的真正的健康是形与神俱。
“上古天真论”的第一部分是论述上古之人的养生之道。通过古今之对比揭示今人半百而衰的原因。其文如下: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这里边的黄帝指的就是那个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黄帝。天师是黄帝对岐伯的尊称,岐伯是黄帝的老师。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说这些古文表达的意思就是:
曾经的黄帝,从一生下来就异常聪明,当我们在咿呀学语的时候他就已经能言善辩了,幼年时就已经非常睿智敏捷,少年时期就已经具备了敦厚勤勉的品质,成年之时就已经能够治理天下了。
黄帝向他的老师岐伯请教上古之人为什么大都能够活到一百岁,而且也不见衰老呢?现在的人为什么大都活到五十左右就已经开始衰老了呢?是因为时代的不同还是因为今天人们不懂养生之道呢?
岐伯说上古有很多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他们取法并且遵守阴阳变化的法则。当违背阴阳之道时,他们能够用医术、算数来调和、调理。他们的日常饮食都很有节制,起居也很有规律,从来不会因为胡思乱想,妄想而使自己操劳。所以他们能够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神,自然能够长命百岁。而现在的人不像古人一样,经常把喝多了会有害健康的酒,当做可以经常饮用的水一样来喝。心里因为有过多的想法,妄想,使自己神经紧张,内分泌失调。更严重的是即使喝醉了也要行房事。过多的欲望会让人耗尽身体所分泌的精液、唾液,等其他维持身体健康所需要的物质,会消耗人身体先天的本钱。现在的人不知道珍惜自己的身体,维护身体的健康运行,不知道时刻察觉自己的胡思乱想和妄想。对于欲望所带来的快感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没有那种欲望带来的快感好像心里就不能够得到满足。这些已经严重违背了人的生命自然而然的乐趣。在日常起居和生活秩序上已经失去了控制,所以不到50岁就已经开始明显的衰老了。
上古之人把自然界中各种致病因素叫做虚邪贼风。他们提倡应该巧妙的避开这些因素。人应该内心安静,不过度看重世间的名利和欲望,让自己的心里不被欲望塞满,始终留有包容的空间。只有心里始终留有包容的空间,才能得到自然而然的滋养。当人的生命过程符合自然之道了,就能既保守自己先天的本钱,又能时刻获得自然给予的新的滋养的力量,就不容易生病。所以人能够因为没有太多的妄想,心里能够安定而没有恐惧,即使身体操劳,精神上也不容易感到疲倦,所以人能够满足自己自然的愿望。所以人们不管吃什么和穿什么都能自然享受,乐于遵从自然的风俗,无论社会高低,互相之间也不会互相羡慕与嫉妒,人们自然朴实。所以任何不正当的嗜好都不能扰乱人们的视听,任何混乱和奢侈的事物都不能迷惑人们的心智。愚笨的、聪明的、贤明的、不贤明的,都不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忧心思虑,这十分符合养生之道。人们之所以能年过百岁而不显衰老,正是因为养生之道的完备。
虽然“上古天真论”里讲的以妄为常“的今人”指的是黄帝时期的人,但是想一想我们当今时代的人难道不也是以妄为常吗?当今社会的年轻人正越来越多的受着肥胖症、失眠症、焦虑症、精神病,猝死等一系列疾病的困扰。为什么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但是现代人的疾病也好像越来越多了呢?现代社会讲究竞争,人们都背负着太大的精神压力,年轻人好像不得不普遍熬夜通宵以命换钱!网络好像让我们可以更方便的交流,但人心又好像普遍的更加冷漠。我们在现代社会好像越来越难以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了,太多看似健康但其实正处在崩溃边缘的人了。 如果社会上这么多人的健康都是处在即将崩溃的状态,那我们拼命追求发展的经济是不是也很危险呢? 感谢我们的先人为我们留下宝贵的医学典籍,当我们面临困难的时候总能从里边得到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