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春季是精神疾病高发季节,在湿冷的环境中,人的情绪容易波动甚至失控。那么,春季来临,如何应对情绪变化呢?下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为您总结。
做好保暖
春季早晚温差较大,此时,人体的适应能力差,抵抗力低,容易造成感冒、颈椎病、肩周炎、呼吸道等疾病的发生。人体适应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衣服不宜减得太快,最佳的穿衣程度为人体感到舒适、保暖。
多接触明亮色彩
春季由于阴雨的原因,环境的颜色都较为灰暗。因此在春季,可以在服饰和环境布置上,适当增加一些颜色变化,特别是温暖的色彩,如粉红、橙色、桔黄、荧光绿等,都可以刺激视网膜神经,从外在环境上调动积极的情绪。
多晒太阳、参加户外活动
天气好时,可以在午后太阳当头之时,晒20分钟左右,让阳光温煦头顶中心的百会穴,可起到通畅全身经脉、养脑补阳的作用。天气晴朗时,也可出门散步或骑骑单车,都会令心情好起来。阴雨天气,可以在室内进行有氧的运动,流淌的汗水就自动把抑郁的情绪给排解掉了。
学会宣泄
要学会宣泄、释放,事情不能憋在心里,找找倾诉的对象,大哭一场也许“心里会好过些”。不妨试着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积极主动起来,多与朋友交往,愉悦心情。
用食物增加快乐
一些食物也有缓解压力作用,如黑巧克力、坚果类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香蕉、樱桃和葡萄柚都被称为是”快乐水果”,可以振奋精神、提神醒脑,增强抗压能力。一杯暖暖的绿茶,可以让情绪放松。橄榄油和三文鱼,可以营养大脑、提高效率。牛奶、酸奶、奶酪等含有丰富钙质,有助于消除烦躁,安定情绪。
按时睡觉
长期失眠可能会导致抑郁症,如有失眠的困扰,要设法解决。要保持作息时间规律,睡前用热水泡脚,不看情节恐怖的电视剧、不听激烈的音乐,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等,必要时可求助精神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