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在营养学上属于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和蛋白质、脂肪同为能量营养素。因为低分子碳水化合物的水溶液有甜味,因此碳水化合物也称为糖类。它可分为单糖、双糖、寡糖和多糖四类。大部分寡糖和多糖是没有甜味的。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果糖主要存于水果、蜂蜜中。常见的双糖有麦芽糖、蔗糖、乳糖,蔗糖常见于甘蔗、甜菜、蜂蜜中,白糖、红糖就属于蔗糖。常见的寡糖为棉子糖、水苏糖,水苏糖常见于豆类植物中,不容易消化吸收,易产气。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糖原和糊精,淀粉主要存于土豆、面粉、大米等谷薯类食物中。就甜度来讲,最甜的糖是果糖,蔗糖其次。
长期或过多食用单糖、双糖等精制糖,不仅致肥还致病。
高果糖玉米糖浆是精制糖类中最致命的“增肥剂”,它可以激发贮脂激素。研究表明,果糖不能像葡萄糖(蔗糖)那样抑制饥饿激素,而会以某种方式抑制机体释放胰岛素和瘦素,使人即使在吃饱的情况下仍会继续进食,从而摄入了过多的能量。苹果酱、番茄酱、烤肉酱、沙拉酱、曲奇、花生黄油、混合果汁、水果饮料、罐头水果、冰激凌、泡菜、巧克力牛奶、热狗和汉堡包等精加工或非有机食品中都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浆。
精制糖摄入过多对健康很不利。比如,精制糖中的白糖在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经常吃糖会造成维生素缺乏、缺钙、缺钾等营养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曾调查23个国家的人口死亡原因,该调查显示:长期高糖饮食者的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者短10~20年,也就是说,糖吃多了还会“减寿”。
每人每天蔗糖的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25克。25克的白糖是什么概念呢?在人们常吃的甜食中,一大勺果酱约含糖15克,3小块巧克力约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约含糖10克……如果不加注意的话,25克糖的数量限制非常容易突破。
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对身体不利的高果糖玉米糖浆等精制糖,只要看食物营养成分中是否出现诸如“高果糖浆”、“谷物糖浆”、“谷物糖浆固体”、“谷物甜味剂”等词即可。
一些天然甜料可以代替精制糖。如,龙舌兰酒、果汁、浓缩甘蔗汁、未精炼的糖、糙米汁、大麦芽汁、粗糖、甜菜糖、枣糖、枫蜜、糖蜜以及赤糖糊。这些天然的甜味剂几乎都会含有一种或多种对身体有益的成分:酶、钙、铁、钾、蛋白质、B族维生素、镁、铬、膳食纤维以及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