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于琴也,非徒取其声音而已,达则于以观政焉,穷则于以守命焉。
古琴,又称七弦琴,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自古文人用来陶冶性情的专有圣洁之器。它是以“自娱”养生之修行为主旨,在于“养生”、“修德”等。
在养生活动中,精神养生被称之为“千古养生第一法”,是全部养生之道的核心。
中医更有“角、徵、宫、商、羽五音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的音乐疗法,利用五行的相生相克疗疾养生。琴学和医道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寓乐于教,琴能养德』
养生贵在养心,而养心首要养德。
“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自古以来音乐与“德”就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古人十分重视乐的教育作用,《礼记·乐记》中记载:“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也者,圣人之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移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音乐是道德操守的精华。健康的音乐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改善人的品德操守,能够深刻激发人的情感,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无论弹琴或是听琴,都能培养人高尚情操,陶冶性情、提升修养、增进道德,使人外而有礼,内而和乐。《史记·乐书》云:“音正而行正”,通过琴乐感通精神,影响行为,端正人心,从而达到养德养生之目的,的确有一定道理。
『中正平和,琴能养性』
历代医家把调养精神作为养生的根本之法,强调修性安心,情绪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适度,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使意志和精神不为外物的荣辱所干扰,使得五脏安宁,形神合一,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琴者,心也。清代曹庭栋在《养生随笔》里明确指出“琴能养性”,白居易的琴诗《五絃弹》吟到:“一弹一唱再三叹,曲淡节稀声不多。融融洩洩召元气,听之不觉心平和”。
古琴“中正平和、清微淡远”的艺术风格和传统养生观不谋而合,尤其“和”一字更是以琴养性的主题。
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在《类经附翼·律原》中说:“乐者,天地之和气也。律吕者,乐之声音也。
盖人有性情则有诗辞,有诗辞则有歌咏,歌咏生则被之五音而为乐,音乐生必调之律吕而和声”,“律乃天地之正气,人之中声也。律由声出,音以声生”。“和”当为古琴艺术重要的内涵,又正合医家调摄精神的养生原理。
『畅情舒郁,琴能养疾』
衣襟开阔,乐观豁达,对情志性疾病的调养十分有益。并且琴中五音对应人身五脏:
"宫”与“脾”相通,助脾健运;
“商”与“肺”相通,舒达气机;
“角”与“肝”相通,解郁制怒;
“徵”与“心”相通,通调血脉;
“羽”与“肾”相通,养神宁志。
琴能养疾表现在弹琴可使人精神专一,杂念皆消,从而心静神凝,精气内敛,同时还能活动手指,增强手指功能,可谓是动静结合,心身双修。
抚琴静中有动,心静而手指在运动,使用指甲和指尖弄弦。按照中医理论,指甲是经络的末梢;指尖,也是十二经络中一些主要经络的终点末梢。弹琴中不断地按摩和运动这些末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和血脉。
弹琴静中有动,动中求静,做到精气神三者统一的艺术理念和中医理论强调对精气神三者的调摄,使得“调阴与阳,精气乃充,合神与气,使神内藏”的养生目的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