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著病以腰部冷痛为主症,多由寒湿外侵,痹着于腰部所致。盖腰为肾之府,故名“肾著”。此病多起于劳作之后,汗出湿衣,衣湿而冷,或久居卑湿,或冒雨涉水,致使寒湿之气侵于腰间,阳气痹阻不行,故身体困重、腰以下冷痛;邪气着于肌里,而未伤及脏腑,故其人饮食如故、小便自利;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缓均为寒湿痹阻之象。《金匮要略心典》云:“肾受冷湿,著而不去,则为肾著。然病不在肾之本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法当温中燠土,祛寒除湿。
【出处】
《金匮要略》
【组成】
甘草 干姜 茯苓 白术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暖土胜湿;补土制水,散寒渗湿;温脾化湿。
【主治】
肾著病。身重,腰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自利,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缓。
【方证】
腰以下有冷感,重压感,酸痛感;全身倦怠感,浮肿或平素好发浮肿;腹泻或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多白腻,或白滑,或根部厚腻。
【现代应用】
以身体下部寒冷、沉重、肿胀、酸痛为主诉的疾病,如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肾结石、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盆腔炎、妊娠浮肿、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
【方解】
本方温中散寒与健脾祛湿并用,辛热温散以祛寒,甘淡健脾以渗湿,为治疗寒湿腰痛之常用方。方中重用干姜为君,取其辛热之性,温中燠土以散寒湿。茯苓甘淡而平,利水渗湿,与干姜配伍,一热一利,热以胜寒,利以渗湿,使寒去湿消为臣药。佐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与茯苓相伍以助除湿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合术、苓补脾助运以祛湿止痛,合干姜辛甘化阳以培土散寒,为佐使药。四药相伍,温中燠土以散寒,补脾助运以祛湿,使寒湿祛而冷重除。
【临证加减】
若寒多痛甚者,可酌加附子、细辛,以助温经散寒之力。